9月19日,數智“新”北京暨2024(第二十一屆)北京互聯網大會在京順利舉行。中國電信北京公司在“算網創新與人工智能”分論壇上攜手行業內外的專家,共同探索創新賦能新途徑,展望算網創新與人工智能應用落地前景,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注入活力。

建一張精品算網 慧一座數字之城
一張強大的算力網絡,其高效的計算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能夠為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技術與應用提供堅實的支持,對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數字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論壇上,中國電信北京公司總經理助理張康提到,“智能化時代已經到來,中國電信北京公司正加速布局算力基礎設施,智算中心相繼啟用,努力促進新技術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并在提升城市管理效能與改善民生服務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今年6月,中國電信京津冀超大規模液冷智算集群正式落地,這是業內領先的液冷高性能公共智算中心,總算力供給約4000PFlops,可滿足萬億參數模型訓練。
此外,中國電信自主研發了“慧聚”“云驍”“息壤”三大平臺,能夠提供高算力、高吞吐、高兼容性訓練能力,有效滿足大規模、高性能、多樣化異構算力跨區城調度需求。其中,“息壤”平臺助力北京發布全國首個算力互聯互通平臺,實現通算、超算、智算的統一資源注冊接入,算網一體化調度,算力交易等核心功能,通過全國首批“算力調度服務”認證。
不久前,中國電信北京公司與天翼云公司聯合申報的“構建算力基礎設施,鑄就多元算力一體化布局”成功入選《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應用優秀案例》。
現在的北京,這張算力網已應用在智能制造領域,可以實時處理生產線上的海量數據,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隨著算力網的普及和優化,將為北京城市治理、民生服務、產業發展等各個領域帶來更深遠影響。
跨地域分布式集群實驗成功 數字城市進入Next Level
數字城市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算力之外,還需要綜合考慮包括跨地域分布式集群在內的多種技術和基礎設施的支持,才能實現全面、高效、可持續的智慧城市建設。
跨地域分布式集群是一種實現大規模算力的有效方式,它不僅能夠提供強大的計算能力,而且還能通過資源共享、負載均衡、數據就近處理等方法提高算力的使用效率。因此,在云計算、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等領域,跨地域分布式集群成為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
中國電信北京公司聯合中國電信研究院、天翼云公司,共同在現網成功完成了跨地域分布式無損智算網實驗。該實驗采用800G光傳輸技術,打造了千卡規模的分布式集群,實現千億參數大模型在跨越120公里集群上的分布式訓練,性能達到集中訓練的95%以上。實驗的成功,讓人們看到未來,中國電信跨地域分布式集群與算力協同配合,加深算網創新與人工智能更深度融合,北京市數字城市建設將開啟另一篇章。

“中國電信的智算云具有滿足客戶多種需求,靈活提供從自有到生態下的多元化多層次的立體算力調度使用能力。”中國電信北京公司云能力中心總經理李京提到,雄厚的技術實力,讓北京數字城市建設有了更多可能。


數字時代,中國電信北京公司不斷創新適老化的產品和服務,努力讓每一個老年人都能享受到技術帶來的便利和服務。在論壇北京數字技術與適老化服務優秀案例的頒獎環節,《適老化應用及智能終端助力智慧康養市場創新發展》和《數字技術賦能養老智慧監管》獲得適老化服務優秀案例。
北京是互聯網和人工智能企業的聚集區,是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第一梯隊”。中國電信北京公司表示,愿以合作開放的態度,加快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探索算網創新技術,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為北京市數字經濟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