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建議加快國產大模型產業發展,壯大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浙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劍宇聚焦人工智能,建議從加強技術攻關、優化資源布局、完善市場機制、強化數據治理等方面入手,推動經濟社會進一步實現數字化轉型。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和重要驅動力量,大模型作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礎,日益成為國際科技競爭的焦點。楊劍宇表示,我國大模型在起步較晚的情況下奮起直追,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一梯隊,初步建立以通用大模型為基礎、以垂直行業服務為主體的商業模式,在多個重點領域開始快速普及。
“國產大模型發展迅猛,但整體水平相較美國還存在代際差,大模型產業發展的規模化、價值化還處于起步階段,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楊劍宇認為,國產大模型主要在自主創新能力、算力資源供給、原生應用落地、數據流通治理四個方面存在問題。
自主創新能力亟待提升,核心算法和架構的自研創新不足,開源生態發展薄弱,核心技術人才缺口大;大模型算力資源供給緊張、成本高,算力資源面臨“供不上、用不起”的問題,發達國家不斷加碼智算算力出口管制令,GPU/CPU市場“一芯難求”,采購或租用算力資源的高昂成本提高了行業進入門檻;大模型原生應用落地不足,大模型的應用需要結合具體的業務場景,目前我國針對垂類行業場景的大模型系統設計不足,企業基本采用“一個場景一個模型”的小作坊模式,導致應用周期長、成本高、效率低;數據流通和治理問題突出,數據資源的共享開放和融合利用不夠,數據安全風險急劇上升,社會輿論對于算法黑箱、算法歧視、算法推薦等算法倫理問題爭議不斷。
對此,楊劍宇從以下四個方面提出建議:一是加快國產大模型技術攻關。發揮科技創新舉國體制優勢,鼓勵產學研協同打造國產開源開放基礎大模型;在浙江等基礎較好的地區設立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加快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加強開源社區治理水平,加大建設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完善人才發現、培養、流動機制。
二是進一步優化算力資源布局。完善全國算力網絡一體化規劃,適度超前統籌建設智算中心和超算中心,構建國家級算力智能調度體系,推動建設布局合理、資源多樣、覆蓋全面的先進算力供給體系;針對長三角等算力需求旺盛的重點區域,加大對國家樞紐節點、邊緣算力等方面的政策、資金配套支持力度;支持開展智算技術研發重大工程,持續提升國產通用處理器性能。
三是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市場機制。依托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等重大創新載體,推動形成一批好用、實用的大模型產品,分行業出臺AI大模型的落地指引,加速大模型技術和產業孵化成熟;加快推動制造業向“AI+”轉型,將“AI+”場景應用納入未來工廠評價標準,設立AI+新型工業化先行示范基地,鼓勵智能制造模式的集群式發展。
四是堅持數據開放和安全并舉。完善數據分類分級確權授權使用的標準體系,鼓勵構建行業通用大模型數據集,推進數據要素交換平臺市場化運營,強化數據的合規使用和監管,積極營造“向善”網絡文明,平衡好發展與安全、風險與效率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