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馬秋月/文)當前,全球能源轉型進程明顯加快,加快開發利用新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共識和一致行動,綠色低碳成為能源技術創新主攻方向,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領域科技創新高度活躍,不斷推動全球能源轉型步入快車道。光伏產業的發展是實現清潔、可持續能源的關鍵一環,也是全球走向“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在“雙碳”背景下,發展沿海灘涂光伏,拓展新能源應用場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24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天科技董事長薛濟萍精心準備了兩份發言材料和五份建議,主要聚焦民企為江蘇經濟挑重擔、獨生子女家庭養老、沿海灘涂光伏產業發展等方面。

其中在沿海灘涂光伏產業發展方面,薛濟萍認為沿海灘涂光伏具有天然的環境優勢,水面開闊無遮擋,日照較長且利用充分,其發電量較陸地光伏高5%至10%,能夠實現能源的高效轉換利用。因此,相比于陸地光伏,沿海灘涂光伏具有發電量高、土地占用少等特點,且沿海灘涂光伏能綜合利用海域資源,節約土地資源。同時,相比于西部地區,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用電需求量大,是實現綠色能源轉型的重點地區。“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和人口密集,土地資源較為珍貴,但灘涂資源豐富,在東部沿海灘涂發展光伏產業是解決我國可再生能源供給和需求不平衡矛盾的有效途徑之一,能夠有效促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不過,沿海灘涂光伏作為綠色能源,其產業發展必須與生態環境相協調。薛濟萍表示,目前發展沿海灘涂光伏必須處理好占用濕地等問題,但有關政策尚不明晰,沿海灘涂光伏產業發展方向依然不明朗。具體如下:
一是濕地分級分類保護利用的政策尚不明朗。《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明確,國家對濕地實行分級管理,按照生態區位、面積以及維護生態功能、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程度,將濕地分為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且對國家級和地方重要濕地占用的管理較為明確,對禁止類行為和確需占用濕地的項目類型有明確規定,缺乏對一般濕地管理的具體標準和要求,占用一般濕地發展沿海灘涂光伏等產業缺乏政策指導。
二是灘涂光伏占用濕地面積計算的標準尚不明確。在具體項目推進論證過程中,對于沿海灘涂光伏占用濕地面積計算缺乏明確的指導意見,存在著以光伏投影面積、樁基占用面積計算等分歧,缺乏相應的技術規程和政策規定。
三是落實濕地占補平衡的可行辦法尚不完善。國家就濕地占用明確必須落實“占一補一”要求,分別通過異地恢復、重建濕地,或者繳納濕地恢復費的方式,落實濕地占補平衡。但目前濕地恢復費的繳納標準尚未正式出臺,部分地區濕地資源緊缺,缺乏落實濕地占補平衡的可行辦法。
“鑒于此,加快完善濕地保護利用政策,支持沿海灘涂光伏產業發展,需要綜合施策。”薛濟萍說。一是明確濕地占用管理的政策要求。進一步完善不同等級、不同類型濕地占用的具體管理辦法,針對沿海灘涂光伏產業發展特點,就占用濕地問題出臺專門指導意見,適當放開項目占用一般濕地的政策口徑,為沿海灘涂光伏產業發展提供支撐。二是明確濕地占用面積的計算口徑。結合沿海灘涂光伏特點,綜合考慮濕地占補難度和效益,明確項目占用濕地面積的計算口徑,為落實濕地占補平衡,以及規范沿海灘涂光伏產業發展提供科學依據。三是明確濕地占補平衡的可行辦法。為切實保護好濱海濕地資源,推動沿海灘涂光伏產業發展,實現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效疊加”,建議國家和地方結合濕地資源實際,科學確定不同類型的濕地恢復費繳納標準和方式,探索濕地異地占補可行路徑,嘗試在一定地區和范圍內建立補充濕地資源庫,通過購買指標的方式解決濕地占補平衡問題。
據了解,2022年,中天科技于行業首家發布“綠色低碳制造(GLCM)行動方案(2021-2030)”,目標2030年前實現集團綠色能源完全替代;設立“碳稅”倒計時,深入踐行綠色低碳制造,為在國際競爭中搶占優勢;啟動綠色供應鏈,匯聚綠色合力,目標實現全產業鏈的發展與共贏。2023年,中天科技從實現“碳中和”目標出發,著力產品碳足跡、零碳工廠建設、綠電交易、“雙碳”信息化管理、光伏電站運維等方面探索與突破,推進綠色低碳制造手順化、標準化,研發綠色環保產品,建立健全可持續發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