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馬秋月/文)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在在兩會期間提出《全面推進“AI+”行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提案。
據悉,楊杰具體提出四點建議:一是統籌推進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運動智能的協同發展,夯實“AI+”發展根基。二是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惠及千家萬戶、賦能千行百業,打造“AI+”產業高地。三是探索構建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聯合體,厚植“AI+”創新沃土。四是深化構建可控可信的人工智能安全防護體系,筑牢“AI+”安全屏障。
當前,新型工業化正在成為新質生產力形成的主陣地,AI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成為新質生產力形成的關鍵領域。楊杰認為,要以推進AI全方位、深層次融入實體經濟重點領域、核心環節為方向,聚焦人民群眾在教育、醫療、養老、娛樂等領域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布局超大型智算中心、人形機器人、無人駕駛、未來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新賽道,培育多模態人機交互、智能助手、工業理解計算及代碼生成等一批有需求、有效益、有前景的創新應用。“要讓人工智能不僅會‘做詩’、更要會‘做事’,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帶動生產力的深層次變革。”楊杰說。
此外,楊杰還指出,AI發展是‘大科學+大工程’的系統創新,涉及跨學科的交叉融合,以及基礎研究、技術開發、產品培育等環節的貫通。面對AI系統創新,要充分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打造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廣泛參與的產學研用創新聯合體和新型研發機構。在這一基礎上,整合生產、教育、科研等優勢資源,協調上、中、下游創新關鍵環節,完善科創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有助于營造鼓勵創新、勇于突破、包容試錯的良好氛圍,廣泛吸引全球AI領軍人才和知名學者,從而培育出一批面向國民經濟重點行業的示范標桿應用,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速AI技術突破和應用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