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6月4日至6日,第31屆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簡稱:PT展)在北京盛大啟幕。現如今,隨著5G、云計算、AI等技術加速賦能千行百業數智化轉型,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已嬗變為數字經濟時代的“行業名片”和“國家名片”。
作為行業領跑者,中國聯通攜多項創新成果亮相雙碳及信息無障礙展區。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親臨現場,對中國聯通公司充分發揮國企擔當,專門成立信息無障礙科創智能實驗室,以公益服務的方式對共建共享國家無障礙環境展示館、匯愛大廈的信息無障礙建設、北京市科技助殘應用示范基地的建設等給予的積極支持表示感謝。
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云明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親臨雙碳及信息無障礙展區,饒有興致地參觀體驗了導盲避障手環、暢聽王卡、同聲字幕眼鏡、V智航等助殘適老的數字化設備。
化“礙”為大愛,無障礙展區交出“為民造福”答卷
為向全國殘障人士和老齡人士提供更智慧的無障礙生活服務,助力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中國聯通通過技術創新、無障礙環境建設、資費優惠等舉措,落地了一大批極富“科技感”又有“人情味”的先進技術成果。
6月4日上午,中國聯通董事長劉烈宏出席開幕論壇并發表致辭。他指出,伴隨5G發展,中國聯通正在加速從傳統運營商向數字科技領軍企業轉型,實現了“四個轉變”。其中,以連接人為主延伸到人機物全面互聯、智聯,加快發展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車聯網。
正是基于這一轉型,中國聯通圍繞殘疾人群體對信息無障礙的個性化需求,依靠專業技術力量,研發出適用于各類別殘疾人的信息無障礙科技助殘產品,建立信息無障礙科創助殘生態鏈,打造信息無障礙應用示范標桿,積極探索以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為目標的智慧助殘新模式,切實提升了廣大殘疾朋友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無障礙展區,一個能輔助聽障人士“聽到”聲音的手機號卡成了觀眾們熱議的“網紅”,它就是中國聯通推出的首款聽障人士無障礙通信產品——暢聽王卡。
據悉,該產品支持打電話語音文字互轉、擴音降噪、超大字幕、一鍵同屏、自助聽力測試、專屬客服輔導等多項功能,可提供無障礙通話服務,讓愛重獲新聲。
不僅如此,能實現障礙物檢測、分級震動提醒的導盲避障手環;幫助聽障人群同聲字幕翻譯的增強眼鏡;可個性化設置的無障礙閱讀產品;提供網關支付、手機錢包等一站式服務的無障礙支付產品,都為現場的觀眾帶來了別樣的智慧體驗。
多年來,中國聯通一直關心關愛社會殘障人士,還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和各類信息化技術打造養老家庭照護床位智慧監管服務平臺,向管理部門和養老機構等提供更高效的管理模式。
“京心照護”平臺融合聯通5G+AIoT泛在差異化的通信網絡能力,以”終端+系統+服務+專席”的綜合服務模式,對養老家庭照護床位的服務對象、服務過程、服務質量、服務評價等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服務監管和服務質量監控。
堅持綠色發展,雙碳展區使出技術創新“連環招”
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一步。作為正在向數字科技領軍企業躍遷升級的通信運營商,中國聯通秉承綠色發展理念,積極踐行“雙碳”責任,致力于以數智融合賦能綠色發展,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雙碳展區內,中國聯通推出碳普惠應用,通過國家級綠色交易機構“北京綠色交易所”的權威認證,率先構建綠色通信普惠生態及合作聯盟,填補了通信行業個人碳賬戶領域空白,助力全民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
構建新一代網絡安全平臺,筑牢網絡安全“防護墻”
進入數字化時代,網絡信息安全防護已經成為全民課題。從網絡安全到數據應用,從電信詐騙到隱私保護……今年的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中國聯通給出了全新解決方案。
網信安展區,UnicomID 5G數字安全身份認證平臺以“身份+數據”安全為核心,創新提出“SIM卡即可信身份,ICCID即公鑰”理念,填補了我國在智能網聯泛終端領域的技術空白,突破解決“低存儲”終端安全瓶頸。
同時,中國聯通還推出了覆蓋用戶數2000萬+的物聯網管控平臺、助力數字化轉型的數字政府指數指標平臺,這些安全平臺的落地,為個人、家庭、社會構筑了更加穩固的“信息安全防護墻”。
數字時代,奔涌而來。本次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中國聯通以開放的姿態,洞察行業發展新趨勢,給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紛呈的科技體驗。
中國聯通將繼續秉承熱心公益、服務大眾的央企擔當及社會責任,通過5G、AI、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以及業務、產品、服務的全面升級,從傳統運營商向數字科技領軍企業加速轉型,與中國殘聯在“智慧助殘”領域開展更寬廣的探索與合作,以數字化賦能幫助殘疾朋友、銀發一族擁抱智慧生活。為增進民生福祉,讓殘障人士、老年人共享發展成果貢獻聯通力量,勇擔“國家隊、主力軍、排頭兵”的職責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