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人形機器人(19.400, 0.11, 0.57%)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讓市場對這一科技產品的未來充滿期待。
人形機器人是指模仿人類外觀和行為且具備高智能化水平的機器人,其本質是人工智能技術與機器人機電技術的深度融合,屬于人工智能在具身智能方向的應用落地。
作為當今世界科技領域最具潛力和前景的產業之一,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未來產業的新賽道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深刻變革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重塑全球產業發展格局。
1 人形機器人發展步入快車道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形機器人產業走出“大步流星”之姿。
1月5日,優必選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1在比亞迪(353.960, 9.12, 2.64%)汽車工廠的第一階段實訓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效率提升了一倍,穩定性提升了30%。優必選人形機器人已收到車廠超過500臺的意向訂單,處于產業化落地關鍵期。
特斯拉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斯克透露,今年的目標是建造數千臺擎天柱(Optimus)人形機器人。如果Optimus在特斯拉工廠的測試順利,明年將實現10倍的產量。
宇樹科技王興興表示,今年年底前,人形機器人會達到一個新量級,并將于明年應用于一些基礎服務業和工業領域。
中國信通院研報稱,人形機器人未來有望成為繼個人電腦、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新終端,形成新的萬億元級別市場。
從全球范圍來看,美國、日韓在人工智能及感知技術等領域有較為深厚的技術積累,在人形機器人產業領域內具備一定的先發優勢。但近年來,中國在核心零部件及機器人本體制造方面進步顯著,且具備完整的工業鏈供應體系,在多項關鍵技術上領先全球。
根據集邦咨詢發布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中國、日本、美國、韓國、德國常年名列工業機器人安裝量前五名。
這一點從專利申請角度來看可見一斑。根據摩根士丹利發布的《人形機器人100:繪制人形機器人價值鏈圖譜》數據,在過去5年中,中國內地人形機器人相關專利申請數量遙遙領先,多達5688件;緊隨其后的是美國和日本,依次為1483件、1195件;歐洲整體的專利申請量落后。
從市場層面來看,盡管美國在人形機器人賽道上發展迅猛,出現波士頓動力等龍頭企業,但我國人形機器人也保持著強勁增長勢頭,涌現出宇樹科技、優必選、傅利葉等一批優秀企業。
分析人士指出,國產人形機器人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相關核心器件已基本實現國產替代。
2 政策加碼助推產業發展升級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8.690, -0.08, -0.91%)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表示,人形機器人發展處于“國外領先,國內追趕”的階段,產業加快發展已刻不容緩。他希望加快政策規劃、推動核心技術突破、加快示范應用進程多措并舉加速推廣。
政策面上,近年來我國對于機器人產業的支持也十分明確。“十四五”規劃要求,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加強礦山深部開采與重大災害防治等領域先進技術裝備創新應用,推進危險崗位機器人替代。
2023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明確發展目標。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培育2~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2~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除頂層設計外,多個省份對人形機器人產業進行了重點規劃。北京市提出,重點培育人形機器人等20個未來產業,同時提出創辦“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上海市提出依托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廣東省提出深化重點領域“機器人+”應用。山西、四川等省份也先后提出大力發展具身智能等未來產業。
3 機構:2025年將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
人形機器人被看作是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
在政策支持和市場推動的雙重作用下,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根據2024年首屆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大會發布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預計2025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約53億元,同比2024年實現翻倍增長;到2029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或將達到750億元,將占世界總量的32.7%,比例位居世界第一;到2035年,則有望達到3000億元規模。
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也有望持續增長。2023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約為21.6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規模或將達到324億美元。
光大證券(17.400, -0.04, -0.23%)認為,從人形機器人量產節奏的角度,2025年將會是突破性的一年。萬臺級別的量產將帶動下游產業鏈進入確定性放量階段,而萬臺級別的數據采集和訓練有望真正解決數據匱乏的難題,推動人形機器人向更泛化、更實用的階段轉變。
國金證券(8.540, -0.01, -0.12%)也表示,在科技浪潮的推動下,人形機器人成為未來最為確定的方向之一,獲得了國內外頂級政策、政企資金以及科技龍頭的全方位加持,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人形機器人產業2025年有望進入量產元年,2026年則將迎來商業化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