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前夕,來自科技、制造、能源等領域的民營企業家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圍繞數字經濟安全、產業創新生態、民生保障等熱點議題,提出了一系列既立足行業痛點,又著眼國家戰略的務實建議。
以下是各企業家建言內容,新浪財經進行整理(排名不分先后):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奇安信董事長 齊向東:
齊向東今年關注兩個方向,一是人工智能安全,二是軟件產業健康發展。
齊向東表示,軟件產業是“內卷式”競爭的重災區,招投標“低價惡斗”、技術評分體系有缺陷、項目轉包現象等等,都拖累了軟件產業的創新步伐;同時,軟件產業的市場價值被嚴重低估。他建議,規范軟件采購制度,助力軟件產業打破“內卷”。
全國政協委員,賽力斯集團創始人 張興海
張興海表示,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領域相關議題。張興海稱,中國新能源(2.460, 0.00, 0.00%)汽車逐漸做到全球第一,非常不易,但是存在很多挑戰。特別是我們國內的一些競爭挑戰非常激烈。體現在卷價格、卷技術,甚至可能會在生態上有一些競爭。基于此,張興海希望行業能夠更加自律。
他表示,中國汽車產業現在的市場化有些無序,需要有序的市場化,需要企業自律,也建議政府加強監管,才能把新能源汽車行業做得更好。
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 劉慶峰
劉慶峰圍繞AI時代的自主可控生態建設、人才培養、就業保障、民生剛需應用、科技溫度等提出9條建議。
針對預防大模型生成“幻覺數據”充斥互聯網帶來的危害,劉慶峰建議:構建安全可信數據標簽體系,提升內容可靠性;建立安全可信、動態更新的信源和數據知識庫,對不同類型數據的可信度和危害程度建立標簽體系,降低人工智能幻覺出現概率,提升生成內容可靠性;研發AIGC幻覺治理技術和平臺,定期清理幻覺數據:研究幻覺自動分析的技術和軟件平臺,開展幻覺自動分析、AIGC深度鑒偽、虛假信息檢測、有害內容識別以及互聯網傳播溯源,由中央網信辦、國家數據局等部門定期清理幻覺數據,為公眾提供AIGC幻覺信息檢測工具與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創辦人兼董事長兼CEO、金山軟件董事長 雷軍
雷軍公布了他的2025兩會建議:關于加快推進自動駕駛量產的建議;關于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的建議;關于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終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關于優化新能源汽車號牌設計的建議;關于加強“AI 換臉擬聲”違法侵權重災區治理的建議。
對于新能源汽車號牌設計,他表示,隨著年輕消費者數量增多,用戶對汽車外觀與個性化功能擁有更加多元化的需求。他建議重啟號牌式樣調研論證;拓展號牌智能化功能;做好試點探索工作。對于加快推進自動駕駛量產,他建議:推進自動駕駛汽車大范圍測試驗證,加快量產商用進程;推動設立自動駕駛專屬保險,加強安全使用宣傳;加快出臺自動駕駛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合法上路身份。
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 周鴻祎
周鴻祎聚焦關注大模型安全和“幻覺”,周鴻祎表示,回顧過去30年,我國法律法規吸納了“避風港原則”讓企業敢于投入創新,帶來了互聯網行業的繁榮,也為后來的“互聯網+”、如今的“人工智能+”提供了技術、產業和人才支撐。大模型發展關系國運,不能因為過度追求準確而限制其創造力。他建議,借鑒“避風港原則”成功經驗,對大模型以及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實施柔性監管,適度包容大模型的“幻覺”,對于“幻覺”導致的一般性失誤,避免直接關停下架,給予企業自我糾正的機會,促進企業大膽創新、放手競爭,爭取讓更多企業“復制”DeepSeek的成功。
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 曾毓群
曾毓群提交了《關于進一步提升新型儲能市場化運用水平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提案中談到,新型儲能是支撐我國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技術和基礎裝備,也是國際能源競爭的戰略新領域。國內新型儲能實現規模化發展,但儲能市場機制尚未形成,國內新型儲能面臨調用少、利用率低的問題。曾毓群建議,提升新型儲能市場化運用水平,亟需國家進一步完善儲能的市場參與機制和保障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 董明珠
董明珠在兩會期間提出三點建議:一是關于強化網絡謠言與網絡暴力綜合治理體系的建議;二是關于優化個人所得稅稅制的建議;三是關于規范二手家電市場秩序的建議。針對個人所得稅稅制,董明珠建議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將個人所得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至1萬元/月,并同步優化調整稅率結構和專項附加扣除,加強稅收監管與信息共享。
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云事業部總裁 曹鵬
曹鵬提交了多份提案,從發揮新型實體企業作用、保障新就業群體權益、提振消費和擴大內需,到技術創新助力新質生產力構建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對于如何支持民營企業,加強對新就業群體權益保障,曹鵬建議:完善民營企業用工管理制度,規范新就業群體勞動關系;建立健全新就業群體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對民營企業政策扶持和激勵。對民營企業實施階段性減稅降費政策;加強新就業群體職業技能培訓和發展規劃,為民營企業和高職院校的合作搭建平臺;建立社會支持體系,提升新就業群體的社會地位和職業認同感。
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長兼CEO 姚勁波
姚勁波今年提交了四份聚焦民生服務的書面建議,圍繞人工智能賦能生活服務業、促進大學生就業、保護承租人權益、推動家政行業發展等關鍵議題,建議通過政策支持與產業創新“雙輪驅動”,激發傳統服務業活力,推動就業、住房、消費等良性循環。 姚勁波提到,2024年餐飲行業數字化率達53.9%,零售行業數字化率為60%至80%,但家政行業的數字化率僅為10%。因此,需要政策支持精準“滴灌”,加速人工智能從“通用”向“行業專用”轉化,推動民生服務智能化升級。
姚勁波同時建議,加速建設應用“行業大模型”,通過精準可持續的資金支持、發揮行業數字平臺帶動引領作用和提升從業者“智能化素養”等舉措,解決好人工智能工具在行業落地“最后一公里”問題,賦能生活服務業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