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原創(高靖宇/文)3月27日,一則“谷歌將終止開源安卓”的傳聞引發熱議。消息稱,谷歌計劃停止維護Android開源項目(AOSP)的公共開發分支,所有Android系統開發工作將轉移到谷歌內部進行。目前,谷歌官方尚未作出回應,但平靜海掀巨浪,無數心難再安然。此舉被質疑違背開源精神,開閉源之爭又起波瀾。

AOSP終結:雙軌變單軌?
谷歌在2007年宣布成立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 (AOSP),并發布首個開源版本。基于谷歌Apache 2.0許可證,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分發或修改和分發基于AOSP的操作系統,而無需支付任何許可費用或發布源代碼。
這促進了AOSP的飛速發展,安卓也因此成為史上最成功的開源項目之一。2012年,安卓占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49%,成為僅次于塞班的全球第二大手機操作系統。

這一時期,谷歌扮演著“開源傳教士”的角色:核心代碼開放、允許廠商自由修改系統、不強制捆綁GMS服務。
然而,商業利益的侵蝕在2010年悄然開始,谷歌相繼將搜索、地圖、應用商店等關鍵服務打包為GMS,并通過移動應用分發協議(MADA)要求廠商預裝,否則無法獲得系統更新支持,以此來間接主導Android生態。
因此,安卓系統更新形成了AOSP和GMS“雙軌并行”:AOSP更新面對所有人開放,谷歌內部更新則只對擁有GMS許可證協議的公司開放。
不過,雙軌更新的制度并沒有帶來“兩全其美”,而是版本錯位的尷尬。開源的AOSP的版本迭代遠不如GMS高效,經常落后于谷歌內部迭代版本,這種差異導致谷歌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在兩個分支之間合并補丁,但是AOSP和GMS的補丁越多,引發的系統沖突也越多。
為此,谷歌決定改變“雙軌并行”的狀態,將AOSP的版本更新納入谷歌公司內部進行,直至新版本推出后再公布AOSP的源代碼。這也意味著,AOSP依然是開源的,但公眾已經無法實時觀察AOSP的更新進展。
會產生哪些影響?
作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移動操作系統之一,AOSP是安卓系統的核心部分,支持著全球超30億臺智能設備,如果真的采取閉源,將會對現有安卓生態帶來巨大沖擊。
從谷歌最新表態來看,其目標是簡化Android的開發模式,開發者仍然可以通過AOSP獲得完整源代碼。因此,谷歌此舉并非完全放棄開源,對普通用戶和主流廠商影響有限,但中小開發者和未合作廠商的生存空間或許會被壓縮。

目前,全球主流手機廠商OPPO、vivo、榮耀、小米等都已與谷歌簽訂了各種授權合作協議,是谷歌GMS的“認證用戶”,AOSP變更開發流程,不會對廠商產生直接影響,對消費者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
受影響的是那些沒有谷歌授權的自由開發者,他們會更晚才能獲得新版本代碼。此外,依賴 AOSP 開發低價設備的廠商也將會受到一定的沖擊,比如說面臨系統更新延緩和安全補丁滯后風險。
盡管谷歌官方始終強調Android系統的開放屬性,但業界對于其生態戰略轉向的討論從未停止。業內人士表示,最早Android代碼是完全開放的,此后谷歌將越來越多的核心功能相繼遷入閉源的GMS,強化對硬件廠商的話語權,因此被指安卓只是“有限開源”。
但也有觀點認為,谷歌通過提升開發效率,降低開發成本也無可厚非,畢竟AOSP的作用早已非同往昔,投入卻不能帶來實質收入,對于一家商業公司自然會做出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