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低空經濟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我國17個省份已將低空經濟發展列入今年重點工作。一季度,以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為代表的低空經濟新領域快速發展,從“飛起來”轉變為“用起來”。
新萬億級市場正當時
近日,中國民航局正式向億航智能設備(廣州)有限公司頒發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生產許可證。這是全球eVTOL行業的首張生產許可證,也標志著億航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自此將邁進大規模量產階段,將極大程度推動當地無人駕駛載人航空領域形成產業鏈。
除航空器本身外,低空經濟的配套設施也在加快建設,業內人士預計其將形成一個新的萬億級市場。4月18日舉辦的廣州低空經濟應用示范島發布活動上,廣州市番禺區人民政府與小鵬匯天宣布啟動飛行汽車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為無人駕駛載人航空領域打下堅實地基,該計劃依托“一基地一中心”平臺,建立對應的配套系統,形成完善的管理體系,以“智造+智核”的優勢邁向低空經濟的“萬億藍海”。
中國電信開辟低空新賽道
面對蓬勃發展的低空領域,中國電信積極布局。
在江蘇,中國電信從“新質生產力”戰略出發,在無錫市區建成3個無人機場,以5G網絡優勢賦能無人機潛力,打造低空經濟新業態。在此背景下,中國電信研發的“無人機+AED除顫器”產品能讓設備更加靈活通行,不受各種地面路況限制。
此外,在今年3月17日開幕的南京半程馬拉松比賽上,全國20000余名跑者匯聚此地。面對人數如此眾多的賽事,中國電信無人機“挺身而出”,全力支持安全保障工作。
而在安徽,中國電信于合肥完成了省內首次基于5G-A毫米波技術的無人機感知能力驗證。具備感知能力后的系統能夠實現對低空無人機、地面車輛、水面船只等目標的監測能力,對非法入侵物體能夠進行識別、定位。
加強頂層設計,讓低空真正“用起來”
低空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更需要政府部門與企業共同努力。
例如,中國電信在江蘇無錫政府部門的支持下,自主掌握了三維城市建模能力。據悉,中國電信依托城市地圖建模系統,預研發了自主避障、自動駕駛等技術,并在此基礎上開發無人機自動調度平臺,為未來即將開拓的眾多空中業務提供先決條件。
此外,中國電信近期與以中國科技大學為代表的高校及企業就全空間無人體系管控中心通用要求標準、全空間無人體系數據中心通用要求標準、無人體系衛星通信接口要求標準進行簽約,以此規范無人航空器的各項技術標準,共同推進無人體系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