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夸父”亮相第34屆乒乓球亞洲杯頒獎儀式,為中國健兒加油。受訪者供圖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由深圳企業樂聚生產的“夸父”人形機器人火爆出圈。“夸父”具身智能機器人作為“記者搭子”,以深圳科技創新助力新聞生產,為兩會報道賦能。讓樂聚蜚聲海內外的,還有其具身智能機器人作為中國人工智能的杰出代表,在平昌冬奧會“北京8分鐘”驚艷亮相、在2025亞冬會開幕式與火炬手擊掌、在深圳兩會舉麥采訪代表委員等。
大放異彩 機器人“記者搭子”在北京街頭采訪
今年全國兩會上,作為國內首款搭載開源鴻蒙系統的人形具身智能機器人,由深圳龍華區高科技企業樂聚研發生產的“夸父”作為“記者搭子”火爆出圈。“夸父”可跳躍,可適應多地形行走,與媒體記者一同走上北京街頭,深入多個采訪場景,讓采編工作更高效更輕松。科技感滿滿的“夸父”,彰顯了深圳的創新實力與成果。
在進京之前,“夸父”已在深圳市兩會期間進行了“實訓”,同樣以媒體記者搭檔的身份,為傳遞深圳市兩會聲音貢獻新力量。“夸父”舉著媒體采訪麥,奔走于會場內外,持續報道深圳市兩會資訊和觀察,“夸父”作為首次亮相深圳兩會報道現場的人形機器人,與代表、委員們打招呼、握手、合影,也會主動為代表、委員們“點贊”,其強大的自然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不僅能夠完成常規的采訪任務,還能通過數據分析為新聞報道提供深度解讀。
今年以來,樂聚“夸父”機器人在各大國際賽事上頻頻亮相、大放異彩。2月3日,“夸父”在氣溫-20℃的亞冬會火炬傳遞現場揮手、與火炬手擊掌為冰雪盛事加油助威。2月19日至23日,“夸父”在全球直播下,亮相深圳乒乓球亞洲杯開幕式、頒獎現場,為王楚欽、孫穎莎等中國體育健兒加油助威。
作為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化領跑者,樂聚在深圳龍華區觀湖街道錦繡科學園設立總部,同時在合肥、青島、蘇州等地設立研發中心,并且布局四大生產制造基地,構建起完善的研發與生產體系,為企業的規模化發展奠定基礎。目前已在工業智造、商業服務、科研教育三大場景實現穩定交付,成為全球范圍內公布交付數量最多、場景最多的人形機器人企業。
技術迭代 “夸父”人形機器人可跳躍可多地形行走
“樂聚機器人同樣專注于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究與產品研發,歷經6年5次大迭代,從2018年原型機器人發展到2024年的四代機器人,核心技術能力得到國家部委認可。”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合伙人楊金認為,持續的技術創新是高科技企業立足市場的根本。從第一代仿人機器人“AELOS”到第四代高動態全尺寸人形機器人“KUAVO(夸父)”,樂聚機器人在8年過程中,掌握了機器人整體結構設計、核心部件制造、人工智能算法、操作系統等一系列先進技術,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硬件和控制系統。
回憶起創業之初,楊金笑稱:“樂聚是從實驗室走出來的企業。”
2016年,一群朝氣蓬勃的哈爾濱工業大學90后畢業生,在深圳共同創辦了樂聚機器人。但創新創業之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比如市場開拓的難題、技術攻關的挑戰,都曾讓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倍感壓力,也在歷練中逐漸成長。
打造人形機器人并非易事。如何讓機器人能看得見、聽得懂、走得穩、摸得準,實現與物理世界的感知交互?從硬件到軟件、從芯片到算法,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科技實力較量的競技場。
楊金提到,2018年,樂聚進行第一代大型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研發。相較于單個項目的近300萬元高額研發成本,企業核心研發團隊發現,幾乎所有核心零部件均依賴進口。“如果連核心技術都把握不了,研發先進機器人的這條路是根本走不通的。”楊金說,自那時起,企業核心研發團隊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實現核心技術和零部件的國產化。樂聚一方面不斷加大技術研發的投入,在試錯與重新開始的過程中不斷突破精進技術;另一方面,積極聯動上下游企業,帶動其他企業從不同環節多點突破,齊心協力向“核心技術國產化”目標邁進。
“對于國產化這件事,企業們都十分堅定,這是一件必須要干且必須干成的事。”楊金說,2023年12月,由創始人及董事長冷曉琨帶領團隊研發的高動態具身智能機器人“夸父”正式發布。作為國內首款可跳躍、可適應多地形行走的開源鴻蒙具身智能機器人,這款機器人的國產化率已達95%以上。
如今,最新一代產品“夸父”備受贊譽。重約55公斤,全身自由度超40個,步速高達5公里/小時,可快速連續跳躍超20厘米高,已累計取得發明專利約120件。
2025亞冬會上,樂聚人形機器人“夸父”在全球直播下亮相-20℃的火炬傳遞現場,其在極寒氣候下展露出強穩定性。楊金說,“夸父”早在2024年便完成-7℃的戶外長距離跑步測試,展現了可靠的環境適應能力及穩定性,這也意味著“夸父”未來極有可能進入極端環境幫助人類完成部分工作。
對話
深圳正成為全球創新創業的沃土
南都:當初為什么想到創立樂聚機器人這一企業?
楊金:樂聚是從實驗室走出來的企業,2012年,創始人及董事長冷曉琨帶領哈工大機器人隊登上央視龍年春晚。冷曉琨學業很優秀,初中保送高中,高中保送大學,憑借自身過硬的技術積累和科研潛力,冷曉琨選擇進入哈爾濱工業大學本碩博連讀。26歲就已經是哈工大的教授,也是國家科技專家庫專家,獲深圳市青年科技獎等榮譽。
2016年,24歲的冷曉琨帶領著十幾人的核心技術團隊來到了深圳,成立了樂聚機器人。那時,具身智能機器人還是一個“極冷門”的賽道。很早以前,企業就覺得具身機器人會是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
南都:為什么想到來深圳創業?
楊金:深圳正成為全球創新創業的沃土,在這里,人工智能及上下游產業的供應鏈節點能最快通達。有積極開放的人才政策,對新興產業的前瞻布局,以及對創業者的大力支持,充滿活力與創新。
南都:樂聚的未來發展方向是什么?機器人未來將如何改變人類的生活?
楊金:就像汽車、手機可以改變人們生活一樣,人形機器人也是可以給社會帶來改變的。要讓高度智能的機器人真正走進人們的生活。目前樂聚機器人產業落地領域聚焦在科研、商業服務以及工業制造三大場景,長遠目標是讓具身智能機器人進入家庭,滿足生命健康、陪伴護理等高品質生活需求。
A08-12版
統籌:付可 陳實 楊紅輝
采寫:南都記者 王睦廣 潘瑩瑜 張小玲 顏鵬 陳紫嫣 伍曼娜
攝影:南都記者 許松龍(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