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的發展。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浙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劍宇建議,從供需對接、數據開放、協同監管、內容建設四個方面入手,“以用促建”推動AI應用產業化落地。
楊劍宇認為,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心逐步轉向工程化、規;瘧,“以用促建”成為AI迭代演進的關鍵路徑。但目前人工智能產業化推進仍然面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
算力基礎設施穩步推進,軟硬件協同創新亟待突破。近年來,我國算力基礎設施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國產算力的軟件生態仍不完善;硬件適配兼容性、穩定性不足;智算中心集群建設仍須解決算力使用率、海量數據處理、超大規;ヂ摰容^多問題。企業實施“AI+”改造仍然面臨高昂的遷移和開發成本。據統計,我國智算中心平均算力使用率不到30%。
AI技術能力加速突破,數據供給流通仍然存在堵點。可用于大模型訓練的中文數據在數量和質量上存在短缺。語料數據庫規模不足、質量參差不齊、缺乏多樣性,數據采集面臨諸多合規性困難,整體導致大模型訓練的效率與質量不高,制約AI應用發展。
網信安全形勢面臨新挑戰,監管體系和手段仍需強化。近年來,一些新型網信安全問題日漸抬頭。不法分子利用生成式AI發起病毒式網絡攻擊、批量生成不良信息,或者通過對抗樣本、數據投毒、模型竊取等多種手段引導AI算法產生錯誤的判斷,嚴重侵害人民群眾利益和社會公共秩序,對此,相關行業監管和手段建設還需加強。
大模型內容風險不容忽視,主流價值觀引領有待加強。部分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的內容審核不到位,存在違背人類基本倫理原則、暴力、色情、歧視等的內容和偏見,大量國內AI大模型一味照搬國外資料,存在意識形態領域風險。
楊劍宇建議:
一是深化供需對接,推動算力從“建起來”到“用起來”。開展應用補貼,發放算力券,鼓勵支持全產業鏈應用創新。持續推進國家訓練場、算力交易中心建設,組建AI產業聯盟,完善行業標準與規范,全面強化軟硬件協同創新,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形成“以用促需、以需擴用”的良性循環。
二是深化數據開放,構建高質量數據供給和流通體系。進一步擴大公共數據的共享范圍,推進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完善數據合理使用和流通的法律法規,探索知識共享許可制度等數據資產使用制度,明確數據產權結構性分置和有序流通的實施細則;建設全國統一的數據大市場,支持數據經紀、數據托管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制。
三是深化協同監管,建立健全人工智能安全監管制度。制定和完善AI相關的法律體系,加強對AI領域違法犯罪行為的聯合監督、執法;實施AI技術的安全評估和管控,推進監測預警和對抗追蹤技術的研制應用,鼓勵隱私計算、加密計算等安全技術的普及應用。
四是深化內容建設,強化人工智能發展的價值觀引領。統籌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人工智能中文數據集,加強模型備案、日常監測中的價值觀審核,加大對違法違規信息的過濾、屏蔽和懲處,加強中文AI的國際傳播,確保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在人工智能時代不變味、不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