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30 日消息,以“探索技術趨勢,引領產業創新”為主題的 6G 技術與產業創新論壇于 3 月 29 日在中關村論壇期間舉行。
據大河報報道,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接受采訪時表示,6G 元年可能出現在 2030 年。“6G 不是突然出現的,它可能是隨著 5.5G 逐步成熟的。”
張平介紹,2030 年,預期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終端、智能機器人,正加速成為覆蓋“人、車、家”生活場景的信息消費“新三樣”。

張平還表示,6G 是一種更強大的通信技術,要具備向下兼容 5G 的能力,能夠與 5G 進行平滑過渡。目前推行 5.5G(5G-Advance)就是對 6G 提前進行小規模實驗,對 6G 大規模商用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今年 7 月份將啟動 6G 標準化制定,2028 年進入產業化驗證階段,預計 2030 年實現 6G 商用落地。
IT之家注意到,張平還強調:“6G 核心突破在于智能通信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重點提升實時交互能力。”今年,政府將 6G 納入工作報告具有戰略意義,不僅關乎通信產業升級,更是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6G 不僅將提升數字空間與物理世界的實時交互能力,更能推動機器人、智能制造等領域實現“絲滑級”響應,通過即時數據訓練優化模型,加速社會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