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28日,HEIE北京國際氫能技術裝備展覽會(以下簡稱"HEIE國際氫能展")盛大開幕!作為全球新能源與新材料領域的頂級盛會,本屆展會吸引幾千余家參展商,覆蓋氫能、儲能、高端材料等全產業鏈。

榮暉控股攜自主研發的兩大核心之一鈦纖維氈產品首次亮相,憑借前沿技術與創新應用,成為全場焦點。展會期間,榮暉展臺接待專業觀眾超2000人次。本文將帶您走進榮暉控股的展臺,領略榮暉控股如何以創新材料助力 “雙碳” 目標,打造行業標桿!
01 硬核技術破局,定義行業標桿
榮暉展臺位于W4館核心展區(展位號 W4736),以 “新材料鑄就強國筋骨,新能源驅動綠色未來” 為主題。
產品展區:科技與人文交融,傳遞品牌內核
⒈企業介紹:詳細介紹企業實力及研發團隊專利、獎項榮譽。
⒉鈦纖維氈:講訴了國內首家自主研發生產鈦纖維氈工藝制造流程和達到國際一流的產品性能,及實物產品展示。
⒊氫能電解槽模型:1:1 剖視展示鈦纖維氈在PEM電解槽中的核心作用,動態模擬產氫過程。
⒋精密金屬網布:關于我們兩大核心產品光伏精密金屬網布產品介紹。

參展產品:硬核技術破局,定義行業標桿
⒈鈦纖維氈 —— 多維創新,領跑氫能賽道
⑴核心優勢:
①梯度孔隙結構:國內首家攻克12微米級別鈦纖維,最大尺寸1200mm*1200mm(可定制),厚度0.15mm-0.2mm,穩定83%孔隙率。
②納米鍍層技術:表面沉積 0.8μm 鉑金層,導電性提升50%,助力電解槽能耗降至 4.2kWh/Nm³,達國際領先水平。
⑵行業賦能:
①作用:優化氣體分布與電流傳輸,提高燃料電池效率與功率密度;改變多孔傳輸層特性,增強流體動力學性能。
②適用范圍:氫燃料電池、甲醇燃料電池、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

⒉精密金屬絲網 —— 微米級精度,賦能高端制造
⑴技術突破:
超細線徑:采用自主研發工藝,鎢鋼絲線徑最小可達8-11μm(約為頭發絲的 1/5),突破日本企業技術壟斷。
⑵目數:國內首家目數達到520~620,自主研發制造,成本優勢顯著,降本接近30%~40%,能大規模實現 國產替代,解決卡脖子問題。
⑶應用案例:
光伏領域:助力電池銀漿印刷線寬降,轉換效率提升,單線年降本超百萬元。
02 以材料革新,驅動零碳革命
在HEIE國際氫能展的現場,榮暉控股攜自主研發的鈦纖維氈產品首次公開亮相。作為公司兩大核心技術之一,這款具有革命性的新材料產品憑借獨特的微觀結構設計和前沿制備工藝,吸引了全球客商的高度關注,成為本屆展會最受矚目的創新成果之一。
在智能制造展區的榮暉控股展臺前,直徑僅50微米的鈦纖維編織成的銀白色氈狀材料引發了持續圍觀。技術人員現場演示的耐溫測試顯示,該材料在 1200℃高溫環境下仍保持穩定性能,而重量僅為傳統金屬材料的三分之一。這種兼具高強度、耐高溫、抗腐蝕特性的新型材料,標志著我國在特種金屬材料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鈦纖維氈采用公司獨創的靜電紡絲 - 真空燒結工藝,通過精確控制納米級鈦粉的沉積速率和燒結溫度,成功制備出三維多孔網絡結構。這種結構賦予材料卓越的比表面積和滲透性,使其在熱交換、過濾分離、催化載體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目前,該技術已申請 12 項國際專利,其中 5 項核心專利已獲授權。

榮暉控股以極大的勇氣完成跨界轉型,用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升級之路,以氫能鈦纖維氈、光伏精密金屬網布筑牢能源變革之基。在這場關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革命中,榮暉正以創新為筆,書寫中國智造的嶄新篇章。
榮暉控股表示:“此次參展不僅是產品展示,更是向全球宣告中國新材料企業的技術自信。我們計劃聚焦氫能源、光伏能源倆大方向,2026年前輔助實現降低新能源行業公司成本,助力新能源時代加速到來。”

榮暉控股以極大的勇氣完成跨界轉型,用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升級之路,以氫能鈦纖維氈、光伏精密金屬網布筑牢能源變革之基。在這場關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革命中,榮暉正以創新為筆,書寫中國智造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