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17日報道稱,根據該媒體及知情人士了解,美國商務部下屬一些部門最近幾周通知員工,禁止在政府設備上使用中國的人工智能(AI)模型DeepSeek。
路透社稱,美商務部在發給工作人員的郵件中提到:“為了確保商務部信息系統安全,禁止在所有政府配發的設備上使用DeepSeek。”郵件還特別強調:“不要下載、查看或訪問任何與DeepSeek相關的應用程序、桌面應用或網站。”
報道稱,美國商務部尚未予以置評,也無法立即確定這一禁令在整個美國政府的實施范圍。美國《華爾街日報》本月早些時候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正考慮出臺限制DeepSeek的措施。
通信專家項立剛1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政府機構想要保障自身的安全,作出此種決定,一定程度上能想象到,但希望這種情況不要擴大到美國社會。他認為,DeepSeek作為一種人工智能技術,效率很高,能力很強,能夠以較低的成本投入獲得良好的效果,美國社會不應將其拒之門外。
項立剛表示,如果美國執意這么做,對美國的經濟發展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都會產生不利影響,“封鎖并不能解決自身的技術問題,相互學習才能推動技術和產業進步”。
在18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毛寧回答有關問詢時表示,中方一貫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我們將堅定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美國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近期已數次炒作DeepSeek可能“對數據隱私和政府敏感信息構成威脅”。路透社提到,美眾議院常設情報委員會成員戈特海默和拉胡德2月提出立法禁止在政府設備上使用DeepSeek。本月早些時候,他們還致信美國各州州長,敦促其禁止在政府發放的設備上使用中國的AI應用。
這兩名議員在信中宣稱:“用戶通過使用DeepSeek,在不知不覺中將高度敏感、專有的信息分享給中方,比如合同、文件和財務記錄。這些數據對于外國對手來說是一筆巨大財富。”
報道稱,包括弗吉尼亞州、得克薩斯州和紐約州在內的多個州已經禁止在政府設備上使用該模型,一個由21名州總檢察長組成的聯盟也敦促國會通過相關立法。
3月13日,美國人工智能公司OpenAI還向美國政府提交了一份長達15頁的信函,聲稱DeepSeek的最新模型R1會帶來“重大風險”,并要求美國政府采取行動。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一些人對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及影響力的態度與氣候變化等議題類似,認為中國AI的發展對美方而言具有所謂的欺騙性和破壞性。因此,美方對中國AI的發展進行了政治化、泛安全化的偏見性解讀。
“希望美方以前瞻、積極的心態看待中國AI的發展。”李海東表示,“AI本是中美兩國應攜手、協調合作處理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