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均提出了“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要求,為積極推進思政工作守正創新發展,柳州移動結合實際,堅持“三個強化”,將思政工作貫穿到治企興企、改革發展全過程,滲透到干部職工工作、生活各方面,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更好地凝心鑄魂,提供堅強保障。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以“理”育人士氣振
柳州移動始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凝心鑄魂,通過開展思想提效項目,以“理”育人,不斷增加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
“初心課堂”特色化。結合公司成立25周年契機,豐富“三種精神”內涵,將黨員教育、主題宣講與廉風建設融入“初心課堂”,讓學習“走新”更“走心”。一方面,整合紅色文化教育基地資源,將中共柳州歷史陳列館VR黨建項目從線下拓展到線上,通過情景微黨課、紅色研學、“云”直播等特色主題黨日活動,在重尋紅色足跡、聆聽紅色故事、追憶紅色人物中堅定初心使命,傳承責任擔當;另一方面,深入開展“凝聚新動力量·爭創世界一流”主題宣講活動,組織黨委班子宣講進基層、支部書記宣講進支部、黨建指導員宣講進網格、“雙語”宣講進村屯,夯實理想信念根基;第三,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打造“一‘廉’四季”工作體系,創新開展“勤廉清風拂龍城”系列活動40余場,以常態化、長效化教育筑牢思想堤壩。
思政賦能體系化。聚焦提升“五力”,打造黨建“1+N”融合賦能體系,先后形成《以“精實細新”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入腦入心》、《著眼“五個維度” 構建“高標黨建”工作格局》等經驗文章,獲得中央企業黨建政工文化領域專業權威期刊《企業文明》刊發,切實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向基層延伸、向廣度拓展。
強化思政蓄勢賦能,以“情”感人心氣順
柳州移動錨定“基層滿意”這個落腳點,開展思政提氣項目,在加強作風建設、辦好民生實事上深度著墨,以“情”感人、構建“人心紅利”,為企業發展蓄勢賦能,提供源源不斷的內核動力。
健全員工思想動態分析和研究機制,常態化開展黨員員工思想狀況調研,在“三四五”工作法的應用推廣上,聚焦“談什么”“怎么談”,真正讓經理人員、黨建指導員做到“兩個心中有數”和“三個明白”,通過“總經理講服務”、“總經理與青年員工面對面”、黨建指導員談心談話等方式,分類施策、精準發力,有針對性的抓好不同群體的思政工作,暢通下情上達、意見反饋的渠道,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基層“急難愁盼新”問題共102個,讓“連心橋”“同心橋”“暖心橋”作用真正得到發揮。
組建“E心驛站”,舉辦《與壓力共舞-團隊職場壓力情緒管理》專題培訓,開展典型榜樣家訪活動,以“青聲青語”暨“焦點問題大家談”主題論壇、專題讀書班等小型社群模式,關愛員工心理成長,推動工作作風轉變,提升員工歸屬感和獲得感,進一步激發奮斗潛能。
強化正面輿論宣傳,以“效”樹人干勁足
柳州移動堅持團結穩定鼓勁,開展品牌提色項目,進一步構建基層黨建“文化引擎”,以品牌提色、文化認同,促進黨的領導優勢不斷轉化為企業治理效能,以“效”樹人、聚合奮進力量。
營造干事氛圍。加強典型選樹,持續開展“最美移動人”“勞模/工匠”“兩優一先”“兩紅兩優”等各類先進典型的選樹,評選表彰“兩優一先”、優秀黨建指導員等73人次,形成黨建條線榮譽體系化、標桿常態化、榜樣身邊化。加大宣傳力度,圍繞“五彩黨建 G網開來”黨委黨建品牌,構建“黨-工-團-統”品牌矩陣,建強“專兼職黨務工作者+宣傳員”為主的政工隊伍,深入開展“六個領先”主題宣傳,構筑思政工作新陣地,進一步展示移動人奮進新征程的時代風采。
激發群團合力。成立“智新”青創先鋒工作室和“聚似石榴籽”黨外代表人士建言獻策工作室,深化“科技同心”,公司1名專家入圍集團“眾擎易舉 青年先行”九天基座大模型智能體創建TOP5行列,促進思政工作成果轉化為強大生產力。
下一步,柳州移動將持續推動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基層賦能、生產經營、作風建設等工作融匯貫通,切實把思政工作的“軟實力”轉化為企業改革發展的“硬支撐”,助力公司高質量發展之路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