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國家數據局發布消息稱,近日函復同意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四川省等7個地方開展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
國家數據局明確,下一步,各試驗區將聚焦制約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圍繞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優化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布局、突破關鍵核心數字技術、縱深推進數字化轉型、推進適數化改革等5個方面重點任務,梳理重要政策、重大改革、綜合授權事項、預期成果、重大工程項目等清單,編制具體建設方案,按程序報批后,開展針對性試點試驗,著力探索數據要素賦能實體經濟發展的可行路徑,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爭當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改革破局“先行者”、創新策源“排頭兵”。
國家數據局將會同有關方面,做好改革綜合協調和指導服務,加大對各試驗區政策支持力度,總結并宣傳推廣典型經驗模式,推動條件成熟的按程序轉化為全國性政策制度。
數字技術已作為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點方向,數字經濟成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內容。據相關機構測算,近3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年均增長達20%。
近年來,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提升,2024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9%;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8%;我國數據總量和算力總規模穩居全球第二位。
“數字經濟”多年來始終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要議題。在2024年和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相關表述分別為“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和“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這一變化反映出數字經濟的創新活力正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加速釋放。
事實上,在政策面持續催化的背景下,二級市場中,數字經濟領域的市場關注度一直處于高位,特別是半導體、通訊技術等相關細分領域的個股機構關注度高企。今年以來,13只數字經濟概念股獲得超10家機構調研,其中瀾起科技(75.270, -2.89, -3.70%)、傳音控股(97.850, -0.45, -0.46%)、聞泰科技(35.280, -0.89, -2.46%)(維權)均獲得超百家機構調研。
機構評級方面,近八成數字經濟概念股獲得超10家機構給予評級,其中北方華創(433.030, -9.77, -2.21%)、立訊精密(40.370, -0.18, -0.44%)、中興通訊(37.170, -1.61, -4.15%)、芒果超媒(27.250, -0.56, -2.01%)、中微公司(199.690, -1.17, -0.58%)的機構評級家數居多,均超30家。在數字經濟時代,算力成為一種新型生產力,以處理器為代表的半導體技術則是計算能力能夠持續提升的關鍵所在,也是未來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石。
從資金面來看,3月以來,11只概念股獲得融資資金加倉超億元,海康威視(33.160, -0.12, -0.36%)、大華股份(19.220, 0.41, 2.18%)、立訊精密分別獲得8.85億元、7.47億元和5.25億元的凈買入,紫光國微(69.300, -1.40, -1.98%)、用友網絡(17.680, 0.05, 0.28%)、紫光股份(28.490, -1.14, -3.85%)、陽光電源(67.600, 0.07, 0.10%)等個股獲融資資金凈買入居前。
目前,有30余只概念股發布2024年業績預告、快報或年報,綜合預告下限數據來看,納思達(27.050, -0.88, -3.15%)、士蘭微(25.260, -0.69, -2.66%)的業績扭虧。
工業富聯(20.670, -0.24, -1.15%)、立訊精密、海康威視的凈利潤規模居前,均超百億元。工業富聯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4年營業總收入6091.35億元,同比去年增長27.88%,凈利潤232.16億元,同比去年增長10.34%。公司在云計算業務方面,營業收入同比增幅顯著,較上年同期實現超50%增長,占公司整體營業收入首度超過五成。AI服務器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遠超1.5倍,占整體服務器營業收入比例由三成提升至超四成。通用服務器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20%,優于整體市場趨勢。
11股2024年業績盈利且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超30%,兆易創新(124.280, -4.20, -3.27%)、韋爾股份(137.200, -3.68, -2.61%)、格科微(15.200, -0.46, -2.94%)、瀾起科技、歌爾股份(26.650, -1.24, -4.45%)、京東方A(4.310, -0.05, -1.15%)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100%,業績實現翻倍。兆易創新的業績增幅居首,預測凈利潤約10.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為576.43%,2024年行業下游市場需求有所回暖,客戶增加備貨,公司產品在消費、網通、計算等多個領域均實現收入和銷量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