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海外半導體制造商近日發布了最新季度財報。盡管人工智能對算力的需求拉動了部分半導體企業業績增長,但對于產品線較豐富的一些半導體企業而言,半導體市場整體需求仍較疲弱,恩智浦、英飛凌、德州儀器和意法半導體在最新季度均錄得營收下降。
從這些廠商的最新業績看,汽車半導體和工業半導體市場需求整體較疲弱。分不同區域看,在半導體市場需求整體較疲弱的情況下,來自中國市場的需求相對穩定。
多家廠商最新季度營收下降
恩智浦、英飛凌、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是全球頭部的IDM(集成設備制造商)廠商,涵蓋芯片設計和制造等多環節,產品則囊括汽車半導體、工業半導體等多類產品。因為業務相對多元且能代表主要半導體細分市場的發展情況,其中德州儀器的財報也被稱為半導體市場的“晴雨表”。
從這幾家半導體制造商最新披露的業績看,2024年第四季度半導體市場的整體需求仍較為疲弱。其中,恩智浦、德州儀器和意法半導體該季度的凈利潤都錄得同比百分比兩位數的下降幅度。
2024年第四季度,恩智浦營收31.1億美元,同比下降9%,GAAP凈利潤4.95億美元,同比下降29%;德州儀器錄得營收40.1億美元、凈利潤12.1億美元,分別同比下降2%和12%;意法半導體錄得營收33.2億美元、凈利潤3.41億美元,分別同比下降22.4%和68.4%。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5財年第一季度,英飛凌則錄得營收34.24億歐元,同比減少7.5%,公司定義的部門成果(Segment Result)一項為5.73億歐元,同比減少31%。
從2024年全年業績看,幾家IDM廠商的業績也較為疲軟。2024年,德州儀器營收156.41億美元、凈利潤47.99億美元,分別同比下降10.7%和26%,這也是2023年后德州儀器再次出現全年營收和凈利潤同比下滑。
意法半導體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營收都在同比下降,恩智浦2024年第二和第三季度營收也都錄得同比下降。2024年全年,意法半導體營收132.7億美元、凈利潤15.6億美元,分別同比下降23.2%和63%,恩智浦營收126.1億美元、GAAP凈利潤25.1億美元,分別同比下降5%和10.3%。
不過,幾家IDM廠商對后續季度的業績展望出現參差,某種程度上釋放了半導體市場接下來出現局部觸底回暖的信號,部分廠商或一改營收持續下滑的狀況。
其中,恩智浦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GAAP收入27.25億美元~29.25億美元,中位數為28.25億美元,同比下降10%,略低于分析師預期。意法半導體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收約25.1億美元,同比下降約27.6%,環比下降24.4%。
德州儀器則展望,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收在37.4億美元~40.6億美元之間,高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營收36.61億美元。英飛凌展望,在歐元兌美元匯率1:1.05的情況下,2025財年第二季度營收為約36億歐元,這接近2024財年第二季度的營收36.32億歐元。英飛凌預計2025財年營收同比持平或略有增長,預計汽車部門和互聯安全系統部門業務收入將以集團平均速度增長,綠色工業電力部門收入將大幅減少,電力和傳感器系統部門收入將大幅增長。
英飛凌CEO Jochen Hanebeck表示,在預期庫存消化完成后,預計本財年的需求將逐步恢復。人工智能應用普及對英飛凌的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電源解決方案需求有所推動。
汽車、工業市場需求疲弱
這幾家半導體廠商都以汽車、工業半導體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最新季度業績疲弱也反映了汽車和工業半導體市場還未出現強勁的回暖。
從業務構成看,2024年,恩智浦汽車業務收入占公司營收的一半以上,第二大業務是工業與物聯網。同期,工業和汽車領域的半導體收入構成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營收的約七成。2025財年第一季度,汽車和綠色工業電力業務收入占英飛凌營收的比例也在六成以上。
汽車業務和工業業務收入疲軟拖累了這幾家半導體廠商的業績表現。2024年,恩智浦汽車業務、工業與物聯網業務收入分別同比下降4%、3%,而同期移動設備業務收入同比增加了13%。第四季度,恩智浦汽車業務和工業與物聯網業務收入同比降幅更是達到6%和22%。2024年,意法半導體工業類產品收入同比下降幅度達到49%,汽車類、個人電子類產品收入同比下降幅度也分別達到14%和11%。德州儀器CEO Haviv Ilan在業績交流會上表示,工業市場業務似乎已在觸底區間,不過,其中工業自動化和能源基礎設施領域仍未見底。
英飛凌2025財年第一季度的汽車部門業務收入則環比下降11%,下降原因主要是因為客戶庫存調整。該季度英飛凌綠色工業電力部門收入環比下降32%,主要是由于庫存水平持續調整,市場環境仍較疲軟。該季度英飛凌電力和傳感器系統部門收入環比下降5%,該部門包括AI產品在內的服務器和數據中心產品收入明顯上升,但其他產品收入維持穩定或略有下降。
就汽車和工業領域后續的市場需求,意法半導體總裁兼CEO Jean-Marc Chery表示,公司將繼續受到工業復蘇和庫存調整延遲以及汽車業需求增長放緩的影響。
在市場壓力下,有消息稱,恩智浦正在準備裁員,或裁減全球員工人數約1600人,占公司全球員工總數的5%以下。Jean-Marc Chery表示,公司正在尋找縮減成本的方法,并計劃為部分員工制定提前退休計劃,公司將開始與員工代表討論一項基于自愿離職的計劃。另有市場消息稱,意法半導體正考慮在法國和意大利工廠裁員至多6%。此外,半導體廠商還受到關稅方面的壓力,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表示要對部分地區加征關稅。英飛凌首席財務官Sven Schneider近日表示,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帶來了不確定性。
不過,以上半導體廠商的財報和財報電話會仍釋放了一些積極消息,例如,中國市場的半導體需求相對其他海外市場較為穩定。
2025財年第一季度,英飛凌在美洲市場、日本市場和歐洲、中東、非洲市場的收入錄得同比百分比兩位數下降,在亞太市場和大中華區市場則錄得收入增長,其中,大中華區市場收入13.42億歐元,同比增長1.4%。
財報電話會上,恩智浦管理層表示,第四季度以中國市場為代表的亞洲市場表現強勁,歐洲和美國市場則受到庫存消化和需求疲軟的影響,這些影響因素將持續到下一季度,中國市場相比歐洲和美國將更穩定。Haviv Ilan在業績交流會上則表示,中國市場第四季度收入有所增長,中國整體市場表現較為健康,中國市場的收入增長主要源于車用半導體和消費半導體的拉動。
市場研究機構TechInsights報告則認為,汽車半導體行業收入預計減少64億美元,行業出現庫存積壓,主要是因為2020年至2022年半導體組件短缺時積累了大量需求,隨后終端市場需求出現疲軟,客戶需要消化庫存。不過,庫存狀況正在轉變,汽車半導體行業情況正在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