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計育青/文)河南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中華文明的起源、文字的發明、城市的形成和統一國家的建立,都與河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數字經濟時代,河南又超前規劃、主動布局,迅速成為先進科技要素的聚集地。
近日,記者跟隨“算力中國行”(河南站)媒體調研活動來到河南鄭州,探訪了河南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算力應用發展情況,看到了一個極具產業優勢和算力資源優勢的新河南。
主動布局,造就產業優勢
在鄭州高新區核心位置,坐落著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這是全國第7家獲批建設的國家超級計算中心,也是“十三五”期間國家在河南部署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部署了新一代高性能“嵩山”超級計算機,實測算力規模達65.23PFLOPS,每秒可執行10億億次浮點計算,位居國際領先水平。自從2020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以來,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一直在為河南重大科學研究、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提供支撐。

隨著社會經濟各個領域對算力、大數據、AI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河南在2023年7月發布了《河南省重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速行動方案(2023—2025年)》,明確提出要推進智算中心、超算中心、新型數據中心建設,打造中部算力高地。2024年3月,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又印發《2024年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工作方案》,宣布要實施一批重大引領性項目,引育一批特色龍頭企業,建設一批典型應用場景,提升一批重點產業園區,全方位推進數字強省建設,使得全省2024年數字經濟增速達到10%以上。
2024年7月初,河南省工信廳、發展改革委、科技廳、省通信管理局多部門聯合印發《2024年河南省大數據產業發展工作方案》,明確提出2024年河南省大數據產業規模要突破1600億元,年增長25%以上,上架數據產品和服務品類增至1500個以上、交易額突破15億元。在算力資源建設方面,河南省將支持鄭州市構建鄭慶哈城市算力網大通道,提高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中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使用率,同時積極推動國家超算互聯網核心節點、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鄭州城市算力網等重點項目建設,力爭河南省算力規模突破5EFLOPS。此外,河南省還將面向智能制造、無人駕駛等場景,探索在網絡邊緣側、用戶設備側建設一批邊緣數據中心及計算中心。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截至2023年底,河南省算力規模約4100PFLOPS,而且在超算、智算、通算等方面均有布局。在這些基礎設施的支持下,2023年河南省數字經濟規模超1.9萬億元,數字經濟占GDP比重超過三成,數字化演進速度和質量都居于國內外領先地位。河南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孫力告訴記者,目前,河南省正在爭取國家算力樞紐節點落地河南,積極融入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打造“東數西算”中部調度樞紐和黃河流域算力樞紐,形成“三個樞紐”的發展格局,高質量推進河南省算力基礎設施建設。
智算筑基,迎接AI時代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迅速興起,各行各業都在積極引入應用。不過AI好用,還需要先進的算力基礎設施來支撐。河南投資集團副總經理李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23年河南投資集團專門成立了算力專班,先后投資成立了先天算力和商周算力兩家公司,集中開展智算中心的建設和運營。接下來該集團將加大力度,籌建智算中心、萬卡集群,并以產業基金、創新創業大賽等手段,吸引優質智算項目落地河南、選拔培養人才梯隊。
除了河南省在積極投資智算,國內三大運營商也非常看好河南的區位優勢及周邊地區的旺盛需求,在河南各地布局建設了大規模智算數據中心。據河南移動副總經理范培全介紹,河南移動建設了鄭州航空港區、高新區和洛陽三個超大型數據中心,共有4萬個機架,算力總規模達到511.8PFLOPS(FP32),智算算力規模為178.88 PFLOPS(FP16)。“河南移動還在推動中西部和黃河流域省內算力并網,依托‘百川’并網平臺匯聚鄭大超算、許昌智算等社會算力,為各行各業提供優質服務。”范培全說。

中國聯通在鄭州投資建設了中原數據基地,2024年3月獲得鄭州市政府授牌“鄭州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這是中部地區首個由政府主導、聯通投資建設運營的智算算力集群,總體規劃集群規模1000P,一期點亮400P。鄭州聯通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白峰告訴記者,鄭州是中國聯通全國25個AIDC重點發展的城市節點之一,目前奇虎360的智腦大模型、奇安信的Q-GPT大模型、阿帕斯的天燕大模型等已經在中國聯通中原數據基地投用。

中國電信在鄭州航空港區部署了中部數據中心,園區占地138畝,規劃部署2.8萬個中高功耗機架,總投資超34億元。據河南電信云網發展部副總經理龐京旭介紹,該項目按照國家數據中心A級標準、電信五星級標準建設,建成后將成為河南安全等級最高、最節能和智能的數據中心之一。預計投用后,到2025年可帶來200億元的GDP增長。
鄭州還有一個“中原算谷”項目,由中原算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原算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業務管理部總經理王寧告訴記者,該公司正在與上海漢博半導體、河南產業互聯網、彭銀數據、正通電子等企業合作共建中原算谷,規劃算力規模9000P,已建成算力規模約400P,均上線并滿載運行。該項目計劃在年底持續投建算力2000P,與華為、摩爾線程、天數智芯等企業一起布局國產化算力服務市場。“我們正在航空港區新建行業智算中心,規劃算力約5000P,聚焦大模型訓練推理、科學計算、行業大模型研發等業務,與中原算谷組成‘2+17’的中原算力網‘雙核心’樞紐。”王寧說。
應用創新,支撐數字經濟大發展
有強大的智算底座支撐,河南的數字經濟日益呈現蓬勃發展之勢。在鄭東新區龍子湖畔的鄭州數據交易中心,總經理潘新民向到訪的記者們介紹,成立兩年以來,鄭州數據交易中心已經掛牌數據資源和上架數據服務共1485件,匯聚數據服務商866家,累計成交數據交易金額超15億元,真正讓“沉睡的數據”熱起來、活起來、用起來。在運營中,鄭州數據交易中心首創了數據產業園、算力產業園相結合的運營機制,實現了數據資源與算力資源的深度融合,為地市經濟轉型和數字時代的頂層設計提供了最佳的樣板。

在數字軟硬件產業,河南有超聚變、新華三等國內外著名企業。其中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在2021年11月落地河南,專注于高性能算力技術產品和生態建設,是中國算力產業增長最快的企業。據超聚變河南代表處總經理任勁介紹,2023年超聚變實現銷售收入超過28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根據IDC最新發布的數據,超聚變已經連續兩個季度位列中國服務器市場出貨量前二,并連續兩年位列中國標準液冷服務器市場出貨量第一。

新華三集團落戶河南更早,目前在鄭州高新區布局了新華三大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和大數據產業研究院,其中新華三大數據公司已經成為河南最大的綜合軟件企業。2023年,新華三發布了業界首個私域大模型百業靈犀,主要面向AITC大模型的驗證適配、垂直領域模型調優、行業AI場景開發等,在此基礎上開發的政務大模型應用已經在寧夏、杭州、鄭州等多地部署上線試運行。新華三集團人工智能研究院解決方案總監羅營告訴記者,新華三在鄭州聯合多家生態伙伴共建了近3000P的智算算力,涵蓋了從算力、存力到運力以及算力調度平臺,用于支撐百業靈犀大模型,并與全國各地的運營商及合作伙伴實現了跨區域算力的統一調度。
在醫療領域,河南省兒童醫院與阿帕斯(APUS)聯合開發了“基于大模型的智能診療平臺”,啟用三個月里,為超過30萬名患者提供了個性化服務。APUS科技技術負責人徐巖巖告訴記者,目前,APUS大模型已訓練了醫療、政務、電商、創作、中醫藥、教育等11個垂直領域,比如完全由阿帕斯AI生成的“AI眼中的政府工作報告”“AI繪畫軒轅”等視頻內容,在國內外累計播放上億次;APUS與河南省網信辦合作打造的網信大模型,累計辟謠次數6.7萬次,準確率達到99%;APUS與河南工業大學聯合訓練了中醫藥大模型,在執業醫師考試中得分率達80.3%,在中醫藥領域評分高過其他大模型。

積極主動的政策布局激發了產業熱情,在中原大地上建設起“算力高地”,進而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的應用創新力量,這一切讓河南獲得了澎湃的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并為下一步數字經濟產業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