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一飛/文)9月5日,2024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舉辦,大會以“智啟新機 云驅增長”為主題,圍繞“智能”未來命題,共話行業“增長”契機。5日下午,騰訊云“數智運營商”分論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會上,騰訊云展示了“成為運營商數字化轉型的最佳合作伙伴”的發展思路與實踐,與眾多合作伙伴探討云服務商與電信運營商共贏路徑。
會上,騰訊云發布了升級后的“騰訊云運營商行業六大場景解決方案圖譜”,展現了云網服務、自主創新、無界安全、人工智能、異構算力、ICT合作等面向運營商熱點場景的全系列解決方案。來自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及中國移動的客戶也分享了其與騰訊云在運營商行業運用AI大模型等技術探索數字轉型的案例。

騰訊云運營商行業六大場景解決方案圖譜
現場,信通院聯合騰訊云正式發布了《AI大模型應用發展研究報告——電信運營商與云服務商的合作探索》,報告關注電信運營商與云服務商的合作探索,揭示了電信運營商入局AI大模型的環境影響,探討了電信運營商與云服務商如何通過優勢互補在競爭中探索合作共贏的新局面,并對電信運營商AI大模型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全球推進大模型發展戰略,電信運營商入局成為重要力量
報告顯示,隨著人工智能研究持續深入,大模型正在掀起新一輪科技浪潮。近年來,中國、美國、歐盟等均將發展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在大模型百花齊放局面下,電信運營商也正積極入局AI大模型。
國際市場上,海外企業因先發優勢,由Google、Meta等互聯網巨頭及OpenAI等企業引領行業發展,AI大模型已經過多輪迭代,形成“多強競合”的局面。國內市場上,在政策支持下,科研機構、互聯網企業、人工智能企業、電信企業等產業角色均積極投入AI大模型建設,并積極探索大模型的應用場景。目前,我國的AI大模型在醫療、交通和教育等行業中的應用已經展現出明顯的行業特色,科研機構也已率先解決中國AI大模型“從0到1”的問題,互聯網企業、電信企業等不同類型的參與者紛紛入局,為中國AI大模型生態和產業鏈注入動力。
其中,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為代表的電信運營商,也依托其豐富的算力網絡等基礎設施以及多年的用戶、數據基礎,逐步發展互聯網、云服務等業務,持續布局“體系化”大模型建設。過去兩年間,幾大運營商均發布了基于自身優勢的大模型產品,探索大模型的發展路徑,推動AI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成為AI大模型建設和運營的重要力量。

電信運營商“體系化”發展,成為AI大模型建設方的重要力量
電信運營商與云服務商優勢互補,探索共贏新局面
目前,電信運營商與云服務商均已形成各自AI大模型研究基礎與研發體系。運營商方面,發揮其通信業語料優勢,積極借助語音大模型打開市場。云服務商則發揮快速迭代落地優勢,積累豐富的市場反饋,發布具備各自企業特征的AI大模型產品。
下一階段,云服務商和電信運營商將探索在技術優勢、行業應用、生態力量等維度的雙贏方案,構建“1+3+N”合作體系,云服務商將從設計、建設到應用,全流程支持電信運營商AI大模型發展。

構建“1+3+N”合作體系,助力電腦運營商發展AI大模型
所謂“1+3+N”合作體系,即:聯合打造1類適合AI大模型培育的算力集群,在網絡、存儲、協同方面對現存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優化;形成3條AI大模型研發合作路線,根據電信運商的參與程度不同,制定從向云服務商采購標準軟件,到參與標準模型能力增強及定制化模型精調訓練環節的不同合作路線;搭建N個場景化落地解決方案,需要云服務商在提供通用基礎大模型之外,還需配合電信運營商,打造助力原子化能力及多模態能力的AI大模型,并探索AI大模型在行業應用和垂類場景中的定制化,探索商業模式的創新。
未來運營商發展AI大模型應關注技術、應用、協同等問題
報告提出,未來電信運營商AI大模型的發展,將聚焦于技術演進、應用創新、跨領域協同等層面展開。技術演進層面,在計算資源日漸緊缺的背景下,未來 AI 大模型將更關注效率、精度及場景適用性;應用創新層面,中國電信運營商龐大且自成體系,其行業大模型一方面服務自身業務,另一方面也要服務外部市場用戶。未來電信運營商將緊抓行業內、外痛點,在深入了解企業優勢和痛點的同時,結合電信業務推廣和創新應用,利用資源、數據優勢打造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大模型。
而在跨領域協同方面,電信運營商應積極與其他產業角色優勢互補,謀求雙贏。與互聯網企業協同,集成互聯網企業較為成熟的音視頻、零售、游戲、供應鏈等解決方案,無需“重復造輪子”;與算力設備制造企業協同,利用全球處于爭奪算力資源的階段,獲得有效的算力供應鏈穩定性保障,優先探索大模型在新型算力設備上的性能表現。
過去一年,騰訊云堅持高質量發展路線,為電信運營商合作伙伴提供優質的系統、平臺、技術,幫助運營商及其客戶實現數字化轉型,成為運營商數字化轉型的最佳合作伙伴。未來騰訊云也將與電信運營商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合作共贏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