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中國移動召開主題為“協同眾創 智啟未來”的“未來啟航·6G創新發展論壇”,圍繞 6G 未來發展方向,分享前沿技術觀點、研判機遇挑戰、發布創新成果。論壇期間,中國移動攜手中央企業和產學研合作伙伴舉辦“央地協同·中關村泛聯院共建進階儀式”和“‘鵬城鴻雁’北方節點貫通儀式”,發布未來產業6G領域重大成果和白皮書。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移動研究院特聘院士、中關村泛聯院院長張平,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移動研究院特聘院士王江舟,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聞庫,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孫姬,中國移動副總經理高同慶出席活動。

高同慶表示,中國移動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是科技強國建設的骨干中堅,肩負著重大責任和使命。中國移動正以毫不動搖的決心、毫不猶豫的行動、毫不畏懼的勇氣投入到6G未來產業的創新浪潮中。2023年以來,中國移動協同合作伙伴加快實施未來產業“啟航行動”,打造6G原創技術策源地,攻關原創技術,主導標準制定,強化產業帶動及生態培育,取得了顯著成效。
高同慶表示,當前,3GPP已正式啟動首個6G標準項目,標志著6G從技術預研階段正式邁入實質性的標準化階段,6G進入至關重要的“藍圖繪制期”。針對“繪制6G藍圖”。一是繪好市場需求的“輪廓”,深化場景研究和用戶洞察。6G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必須是用戶需求。為此,倡議更廣泛的行業伙伴,更早、更深入地加入到6G應用需求研究中,以清晰、準確的需求“輪廓”,把握主導6G標準需求制定的契機,牽引技術、產品、網絡全面創新。二是繪亮智能融合的“底色”,推動6G與AI雙向驅動。倡導產業界以AI作為6G網絡的內生能力,共同探索6G智能融合的新場景、新模式。一方面,用AI賦能6G網絡智能化和自治化,提升網絡效率和服務質量;另一方面,以6G使能一體化AI服務供給和AI模型的自由流動。三是共繪協同創新的“華彩”,構建開放合作的創新生態。倡導發揮好各類創新合作平臺的作用,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設施開放等方式,激勵和支持各類創新主體共同開展6G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中國移動將全面開放產業協同創新基地,開放包括試驗衛星在內的6G試驗網絡,支持產業共創。同時倡導深化國際合作,廣泛參與國際組織并做出積極貢獻,并充分發揮好GTI國際合作平臺的作用,推動形成全球統一的技術標準和產業生態。
會上,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與中國移動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支持中關村泛聯院發展,深化央地協同聯動,共同將中關村泛聯院打造成為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匯聚產學研優勢資源協同創新,培育和帶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構建6G創新發展格局,助力北京成為6G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產業發展聚集地,為實現國家科技強國目標貢獻創新力量。
會議期間舉辦了鵬城國家實驗室“鵬城鴻雁”南北節點貫通儀式。中國移動6G協同創新基地將作為鵬城國家實驗室“鵬城鴻雁”科學設施能力建設的重要一環,與深圳主節點實現“三方面貫通”。一是基礎設施貫通,將共建6G大型綜合性網絡試驗基礎設施;二是研發資源貫通,將共研6G核心關鍵技術和試驗裝置;三是開放能力貫通,將共享6G開放能力。
在未來產業6G領域,中國移動聯合產業持續強化原創技術策源、能力要素聚集和和產業生態培育,全新發布2024年度6G領域的8本白皮書。其中,6G通感算智融合技術體系白皮書,是第一本針對6G整體系統設計理念的白皮書,代表業界已針對6G技術體系已形成階段性共識。
中國移動將攜手中央企業和產學研合作伙伴,深化打造“技術共策、工程共建、場景共融”的創新協作平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助推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