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易歡)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重要載體,工業互聯網正驅動著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快速變革,是推動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基礎設施,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近些年,工業互聯網更是成為各大科技會議上熱度不減的重要話題,在日前舉辦的“2024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專題論壇”上,相關業界專家以及企業代表等也都針對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前景發表自身洞察和真知灼見。
工業互聯網已進入規;l展新階段
在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會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陳肇雄看來,我國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技術創新能力穩步增強、產業規模持續壯大,已進入規;l展新階段。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胡堅波也指出,目前工業互聯網進入規;l展階段,技術和產業持續演進,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作為工業互聯網五大功能體系之一和核心中樞,正在推進面向更多領域、更深層次、更大規模的“貫通”應用。中國信通院將持續發揮高端智庫資源優勢,打造涵蓋基礎設施、技術產品、融合應用、產業生態、安全保障等在內的發展體系,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上釋放工業互聯網的疊加倍增效應,服務新型工業化。
不僅如此,黨中央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在賦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全方位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加速千行百業融合應用,工業互聯網已連續七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已進入規;l展新階段,并已全面融入49個國民經濟大類,覆蓋全部41個工業大類,體系化發展水平走在全球前列,已成為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的關鍵支撐。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邵道新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準確把握工業互聯網在服務新型工業化全局工作中的戰略定位,加速推動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和規;瘧,全力支撐新型工業化建設。
加速在全國范圍統籌協同發展工業互聯網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當前我國工業經濟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仍處于恢復增長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期,亟需利用工業互聯網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速工業體系變革、培育發展新動能、走好新型工業化道路。
尤其是在當下,我國工業互聯網進入規;l展新階段的過程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圍繞更好推動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加快打造領域新質生產力,陳肇雄提出要加速關鍵技術“新突破”,打好工業互聯網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領航新質生產力創新發展;夯實數實融合“新底座”,推動工業互聯網在實體經濟重點領域深度應用,促進新質生產力規;l展;拓展融合應用“新空間”,打造廣泛參與、資源共享、緊密協作的產業生態圈,服務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
近日,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成效評估報告(2024 年)》中也指出,應繼續堅定不移推進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自上而下傳遞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決心和信心,立足于工業互聯網發展現狀和基礎,明確新階段的推進重點方向和方式方法,針對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地區采取不同的發展策略,因地施策、因業施策,在全國范圍統籌協同發展工業互聯網。
一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夯實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根基。以場景為牽引和應用為導向,推動工業網絡扁平化、無線化、智能化升級,構建新型工業網絡體系,提升標識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能力。完善平臺體系建設,引導制造企業、互聯網企業和信息技術企業探索平臺建設特色路徑。強化安全感知能力,持續以制度建設推動企業安全意識能力雙提升,構筑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推動工業互聯網與算力一體化建設融合發展,完善工業數據流通基礎制度和市場化配置機制。
二是狠抓技術攻關突破,牢牢掌握發展自主權和主動權。聚焦工業軟件、智能裝備等方面持續加大投入,統籌規劃技術攻關布局,暢通技術創新轉化渠道,支持企業加快補齊產業關鍵短板。持續加大對開放自動化、工業 5G、工業大模型、數字孿生等新興技術產品的研發力度,把握技術產業革新機遇,探索形成新技術典型落地場景。結合工業領域設備大規模更新工作,推動工業互聯網核心技術產品突破創新和廣泛應用。
三是推動產品創新研發,搶抓新賽道新產業變革性機遇。梯度化培育產業供給,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服務商。培育聚焦細分技術領域的初創企業,提升產業創新活躍性和創新性。推進裝備數字化解決方案研發,加快布局具備智能感知、虛實融合、自主決策等功能的前沿智能裝備產品;搶抓工業自動化變革機遇,在工業控制系統的開放化、網絡化、智能化進程中構筑發展新優勢;深化工業軟件云化,加強工業機理模型與數據沉淀,加速能力升級和服務創新。
四是加快融合應用推廣,釋放對實體經濟疊加倍增效應。加快構建新型公共服務載體賦能體系,為中小企業提供“小快輕準”的解決方案,通過發展訂閱式服務降低企業轉型門檻。深化工業互聯網與行業、區域及重點領域的融合應用,推廣重點行業典型應用場景,建立優質解決方案資源池和供需對接平臺,以工業互聯網規;瘧么龠M傳統產業升級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五是打造公共創新載體,多方面要素保障營造良好生態。持續推進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建設,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平臺服務能力、優化服務機制。加強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人才實訓基地,深化產教融合發展。繼續支持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做大做強,不斷提升聯盟全球影響力和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