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顯示產業生態不斷成熟,AMOLE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已成為手機、可穿戴等領域屏顯的主流技術。2023年,AMOLED在手機品牌市場滲透率已超50%,在可穿戴品牌市場滲透率約65%
□ 2023年,全球新型顯示行業全產業鏈 (包括材料、裝備、面板)營業收入為1876億美元,我國占比近50%。其中,顯示面板的營業收入為1045億美元,我國占據了其中的55%
◎張梓桐
7月3日,2024中國(上海)國際顯示技術及應用創新展在上海開幕。上海證券報記者在現場獲悉,隨著顯示產業進入從追求規模增長到注重價值增長的轉型期,新型顯示行業未來如何發展成為與會人士討論的焦點。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理事長,京東方董事長、執行委員會主席陳炎順表示,近年來,全球新型顯示產業進入“弱增長、再平衡”階段,整個產業在波動中調整優化。行業企業需要從LCD、OLED及產業融合創新等方面發力,研發新技術、打磨新產品、開辟新市場,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增加產業價值,積極培育半導體顯示領域的新質生產力。
新型顯示應用場景不斷拓寬
近年來,新型顯示產業生態不斷成熟,AMOLE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已成為手機、可穿戴等領域屏顯的主流技術。數據顯示,2023年,AMOLED在手機品牌市場滲透率已超50%,在可穿戴品牌市場滲透率約65%。
AMOLED未來市場空間還有多大?維信諾(5.960, -0.03, -0.50%)副總裁楊玉彬給出的答案是:一方面,在小尺寸領域,隨著產線技術進一步成熟及產業協同創新的深入,預計AMOLED在手機和可穿戴領域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未來五年G6 AMOLED供需關系會處于平衡狀態;另一方面,AMOLED向中大尺寸應用的滲透率不斷攀升,隨著AMOLED應用領域不斷拓寬,催生了更高產能和更多需求。
楊玉彬介紹,按照AMOLED平板、筆電、車載滲透率趨勢折算,到2028年,G6 AMOLED面板產能將無法匹配中尺寸市場需求,建設G8+高世代線已刻不容緩。G8+高世代線能夠提升生產效率及經濟性,滿足中大尺寸產品需求,推動顯示產業向更先進、更高附加值的方向升級。
而在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看來,中國本土顯示供應鏈體系逐步完善,一大批新銳企業不斷涌現,逐漸成為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的中堅力量。
梁新清介紹,2023年,全球新型顯示行業全產業鏈 (包括材料、裝備、面板)營業收入為1876億美元,我國占比近50%。其中,顯示面板的營業收入為1045億美元,我國占據了其中的55%。全球顯示面板出貨面積2.41億平方米,我國占比近73%。
上市公司加速布局新型顯示產業
記者觀察到多家上市公司圍繞新型顯示產業概念帶來了諸多新產品、新方案。其中,圍繞折疊屏手機、汽車顯示屏等增量市場的產品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密切關注。
以維信諾為例,公司此次面向折疊屏手機行業展出了小折疊主副屏一體化解決方案。公司相關人員介紹,其在形態上“做減法”,通過將5.9英寸的內折主屏和1.9英寸的環形固曲副屏一體化設計,節省模組工藝時間,同時降低功耗。
維信諾將主、副屏在一塊屏上實現分區顯示,通過一顆IC控制,使得控制效率更高、更靈敏。在空間利用上,一體化設計還節省了常規的外屏,對于整機的厚度控制更有利,進而增加了整機調整空間。這種設計不僅使操作更流暢,還節省了空間,讓折疊手機更加輕薄時尚。此外,維信諾還展出了車載滑移卷曲AMOLED中控屏,其搭載14.2英寸柔性AMOLED屏幕,采用UTG(超薄柔性玻璃)方案,滑移半徑R10mm,只有0.8毫米厚,滑移卷曲性能業內領先,滑移卷曲壽命達到20萬次。該款產品已搭載到紅旗轎車高端車型上。
而在德國默克的展位上,AR、VR方面的應用成為默克的展示重點。默克顯示科技事業部全球執行副總裁圖達明(DAMIEN TULEU)介紹,AR和VR設備需要高亮度、高分辨率的顯示屏來提供沉浸式體驗,液晶和Micro LED是兩種常見的顯示技術路線,高亮度、快速傳輸以及對比度正是默克最為關注的新技術領域。
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下,新型顯示領域得到青睞,多家上市公司加快布局。
比如,彩虹股份(6.710, -0.05, -0.74%)公告稱,全資子公司虹陽顯示(咸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虹陽顯示”)擬以非公開協議方式引入咸陽金財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進行增資擴股。公司此次增資的主要動機是加速新型顯示產業的相關布局。彩虹股份表示,公司擬推進彩虹股份咸陽基地G8.5+基板玻璃生產線項目建設,擴大高世代基板玻璃產業規模,虹陽顯示是上述咸陽項目的建設主體。
按照規劃,彩虹股份的咸陽項目將建設8條熱端窯爐和4條冷端生產線,建設周期36個月,項目達產后可年產G8.5+基板玻璃約580萬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