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計育青/文)中國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智能終端市場,也擁有可與全球頂尖水平媲美的智能終端產業,但中國智能終端的操作系統卻長期被國外技術和產品占據,不僅技術上容易受制于人,信息安全也難以保障。要打破這一現狀,中國必須構建底層操作系統技術、產品和生態的自主能力。
最近國產操作系統迎來了發展的新里程碑,華為發布的最新版本HarmonyOS NEXT徹底摒棄了安卓架構,系統內核也從過去的Linux轉為了完全自研的鴻蒙內核,技術先進且具有全棧自主能力。更重要的是,華為在短短幾年間打造了日益興旺的鴻蒙生態圈,為中國實現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的自主提供了一個理想選擇。

應時而生,順勢而起
HarmonyOS是華為向下、向底層技術扎“根”的重要戰略舉措之一,于2015年立項并持續推進研發,2019年正式對外發布。與很多人所想的不同,華為開發HarmonyOS并不是為了與谷歌安卓、蘋果iOS一爭高下,而是ICT產業融合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必然選擇。
在通信行業,萬物互聯的愿景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深入人心了,不過實現萬物互聯的路徑卻非常復雜,不僅需要軟硬件之間的通信協議、互聯互通接口,還需要跨平臺、跨不同形態軟硬件環境的平滑互操作能力。
在這個方面,封閉的iOS生態表現相對較好,但也僅僅是“相對較好”,畢竟蘋果的產品鏈主要圍繞手機、平板電腦、PC,不涉及底層網絡技術。
然而萬物互聯時代,人們不但有手機、平板電腦、PC需要聯網和互操作,還要考慮物聯設備、車聯設備等產業應用場景,這些終端及其承載的應用體驗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終端設備與網絡、無線基站、云端的通信交互性能等。從這個角度出發,市場上主流的操作系統都無法滿足要求,有必要探索一種新理念的操作系統。另一方面,考慮到物聯、車聯、工業互聯網等技術應用對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支撐萬物互聯的操作系統必須要具備充分的安全性和自主可控性。
在最新的HarmonyOS NEXT版本中,原有的谷歌安卓架構被徹底拋棄,采用了完全自研的鴻蒙內核,以及全棧自主開發的EROFS文件系統等,國內企業具有完全的自主可控性。與此同時,HarmonyOS NEXT可以部署在手機、平板電腦、物聯和車聯等多種形態設備上,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連接交互體驗,實現了最初的設想。
繁榮生態,共享未來
一種操作系統能否取得成功,應用生態是否完善至關重要。
多年來華為和OpenHarmony開源項目的參與者在鴻蒙生態的建設上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專為HarmonyOS應用開發者設計了編程語言、編譯器/運行時、編程框架、集成開發環境,以及面向移動終端的AI框架和大模型。利用這些工具和資源,開發者可以迅速開發出鴻蒙原生應用,而且無需再針對不同設備進行額外適配。
在HarmonyOS的支持下,鴻蒙原生應用安裝在直板機、折疊屏、不同尺寸平板電腦等多種設備上時,會自動適配屏幕尺寸、清晰度等,使用戶在不同設備上得到風格一致的體驗。當用戶同時使用多臺HarmonyOS設備時,在一臺設備上打開應用,其它設備會同時出現可接續Dock圖標,點擊任意設備即可接續,無需繁雜的連接、交互操作。此外,多設備的數據遷移、文件分享、鍵盤鼠標使用也更加簡潔。
鴻蒙應用開發者還可以在HarmonyOS上直接調用華為盤古大模型的AI能力,僅需一條命令就可以實現AI修圖、AI聲畫識別和翻譯、AI智能體等。最新版HarmonyOS NEXT還開放了AI朗讀、AI薦圖、AI卡證、AI摳圖文、AI填寫、AI提取表格等十幾種能力,可以極大豐富應用的AI功能、節省應用開發的周期和復雜性。從提高用戶體驗出發,開發人員還可以利用盤古大模型的用戶意圖分析框架,為用戶提供更據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
自從HarmonyOS正式發布以來,華為及其合作伙伴組織專題論壇、技術研討會,面向在校學生設計教學課程,聯合舉辦技術和應用成果展示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開發人員加盟,極大促進了鴻蒙生態的發展。
如今從系統成熟度、應用開發、軟硬件場景等不同角度來看,鴻蒙生態都具備了全面爆發的必要條件,蓬勃發展的勢頭已經不可阻擋。
向下扎根,枝繁葉茂
任正非曾在2020年提出,華為要“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尋求在操作系統、數據庫、芯片、編譯器、編程語言、指令集等“根技術”領域的突破。這是一家企業在走到行業最前沿的先鋒位置之后,當仁不讓的責任,也深度契合了中國ICT產業自主發展、做大做強的總體思路。
中國科技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從全球開放合作中受益良多,同時也是全球科技產業合作的堅定支持者,不過這并不意味著中國企業可以完全依賴國外技術。近年來中國ICT產業遭遇了來自外部的巨大壓力,不但有協議在先的商業合作被隨意中斷,開源開放的交流與合作也受到限制,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中國企業的正常經營,因此中國必須加緊開發包括移動端操作系統在內的自主可控“根技術”。
在移動端操作系統領域,國內長期被安卓和iOS壟斷,如今HarmonyOS順勢崛起,中國ICT產業從此有了突破點。有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的鴻蒙系統占比增至17%,超越iOS成為中國第二大操作系統,搭載鴻蒙系統的設備數量突破9億臺。此外,最受歡迎的前5000個手機應用中,有1500多款適配了鴻蒙系統,來自第三方伙伴的鴻蒙應用開發工具包(SDK)也增至60多款,包括高德地圖SDK、微博登錄分享SDK、螞蟻數科旗下移動開發平臺mPaaS、阿里云金融級實人認證SDK等,這些工具包可以進一步降低應用開發人員的工作量,加速鴻蒙生態的繁榮發展。這一切都表明,“向下扎根”的鴻蒙系統正值生機勃發,鴻蒙生態已是枝繁葉茂,足以支持中國智能終端設備和應用的長遠發展。
隨著5G、5G-A等先進網絡技術陸續投入商用,全球萬物互聯的愿景正在逐步走向現實。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云端交互應用正在取代傳統的單機應用,多設備連接、交互體驗的重要性也逐漸超越了單個設備的操作體驗,從操作系統到上層應用都需要以變革來適應這個時代。鴻蒙系統準確地抓住了這個機遇,為萬物互聯時代提供了一個新興的“根技術”選項,也為中國數字化、智能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堅實可信的基礎。爭取國產自主ICT生態的發展壯大,從鴻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