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新質生產力就是以新創質,6G作為下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是典型的新質生產力的代表,發展6G恰逢其時。
6月2日,6G俱樂部(籌)友情召集的“6G與新質生產力”端午公益主題沙龍在北京成功舉辦。來自業界的相關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圍繞“6G與新質生產力”各抒已見,為網絡強國建言獻策!
大家一致認為,6G網絡技術演進的自身優勢,能夠實現全場景一體賦能、感知、計算、AI 等多技術融合,以智慧內生、安全內生、預設迭代等特征為依托,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更是新質生產力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極大地促進新質生產力的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為6G的未來發展賦予了時代的指南,同時6G為豐富新質生產力的內涵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持續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的發展。
大家同時討論了6G在元宇宙中的應用、低空經濟的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信息技術在未來戰爭中的應用等多個話題。
本次“6G與新質生產力”端午公益主題沙龍由銳捷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友情支持。以下為參加人員發言要點,有觀點部分被刪節。
沙龍召集人做開場白
胡鵬舉 銳捷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沙龍友情支持方致歡迎辭
史煒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原主任、經濟學家,客串主持
楊學山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北京大學兼職教授
發言要點:1G發展到5G,是我們國家信息通信業不斷進步的過程。對于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講話精神要深刻領會,大家一定要深入思考新質生產力與6G的關系,做好未來6G的各項工作。

聞庫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原司長、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
發言要點:5G/6G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底座,本身也是電子工業先進生產力的分支,拉動高精尖電子工業前進,推動新型工業化的發展;6G網絡技術的研發需要落地,不能停留在口頭上;6G是工程師的6G、不是文學家的6G,需要腳踏實地扎扎實實落到實處。
汪玉凱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發言要點:6G具備新質生產力的所有特性,6G的優勢/特點完美契合新質生產力的需求;6G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強大支撐,推動數智化時代網絡強國建設;要靠市場需求推動6G發展、而不能只靠技術驅動。
劉濤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原副院長、全國勘察大師
發言要點:新質生產力的定義、特點、演進方向及其在元宇宙中的應用;新質生產力是由創新主導的,具有三高性能的生產力,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其演進方向包括技術性突破、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以及產業的深度轉型升級;勞動者素質的提升、勞動資料的優化配置以及勞動對象流程的精準化和個性化;元宇宙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領域,元宇宙集現代信息處理技術和通信技術之大成,推動社會經濟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廖方宇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原主任、黨委書記,首席科學家
發言要點:新質生產力層面提出的要求,我們需要科學量化去研究落地,譬如TFP到多少才算是新質生產力;我們應思考在6G與新生產關系中的短板有哪些?如何解決?另外,我們如何在解決卡脖子技術的同時能夠影響全球?對于“6G與新質生產力”的理解,對我國目前而言,“全面安全可控”是核心訴求,其次才是市場驅動。
邢繼俊 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國際合作與科技外交專業委員會主任、前駐紐約總領館正司級科技參贊
發言要點:結合科技創新在外交政策中的落地、中美貿易戰、產業發展節奏等問題論述了新質生產力的深刻內涵。
楊培芳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原理事長
發言要點:6G網絡技術是信息時代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底座;新質生產力對傳統理論和傳統經濟均形成了重大沖擊;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生產力的十大不同。
劉光毅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研究院首席專家
發言要點:5G向ToB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6G未來的發展趨勢。在5G發展過程中,運營商大一統的網絡無法滿足客戶需求,中小企業開始思考通過云化方式滿足客戶定制化和個性化需求。未來,6G將實現一切皆服務的發展目標,網絡的產品功能等將對場景的適應能力變得更加重要;未來網絡將不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網絡,而是一個平臺,這個平臺可以通過眾籌的形式引入外部第三方的能力,也可以將自身的能力開放給其他層級,從而形成打包服務提供給客戶。這種方式可以讓服務的方式更加豐富,業務的形式和內容更加多樣化。為了實現這種拓展,需要在傳統通信基礎上增加內容數據服務、計算服務、AI 服務和安全服務等相關協議;同時,整個網絡的底座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變革,端到端的云化將是未來網絡發展的必然和重要基礎。未來6G網絡將采用異構硬件提供,通過云化按需部署所需功能;協同創新機制的重要性。
吳曉梅 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發言要點:中國鐵塔在低空經濟領域的研究成果和實踐;低空經濟的發展需要實現商業閉環,當前基礎設施、網絡、運營主體等各方面條件還剛剛起步,需要產業鏈共同參與推進,協同發展。
趙鈞陶 愛立信中國區原總裁
發言要點:6G應堅持全球統一標準、不應分裂;重視原生AI在6G網絡技術中的應用發展。
喬秀全 北京郵電大學網絡與交換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導,教育部長江學者
發言要點:沉浸式通信的發展和挑戰,對沉浸式通信的觀點和看法,將是6G時代的主要應用場景之一,并有可能在 2028-2030 年成為新一代移動通信終端;探討了空間計算的概念,將帶來互聯網從二維平面向三維空間的轉變;此外,終端的變革,交互手段的變革將推動終端的進步,未來可能會融入腦機接口等新的交互手段;5G對普通用戶沒有感知的原因,主要是終端沒有發生大的變革,業務形態對用戶來說沒有帶來大的變化;輕薄化是AR眼鏡未來的發展趨勢,并且需要解決實時采集、實時傳輸和實時呈現等技術難題。
陳元謀 中國電信研究院戰略發展研究所總監
發言要點:行業認識,市場乏力、效率逼近理論極限,亟待新突破;市場表現,傳統業務市場飽和、增長乏力,迫切需要借助新技術、新業務、新模式,形成實現支持跨越升級的新動能;技術角度,新興技術加速從導入期進入擴散期,云、智有望一統底層基礎設施。
思考1.融合創新、Scaling Law將激發產業重塑、帶動網絡價值新增量
思考2.空天成為下一新增長點
周旭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先進網絡技術部主任
發言要點:對6G發展的看法,要解決經濟生產力和創新主體問題,并形成商業閉環的項目;在6G方面,今年是6G標準的元年,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商用;從今年到2027年這三年非常重要,如果在此期間能夠提前布局很多創新公司和主體,那么在2027年就可能形成一批新產品,在2028年實現商業化。
韋柳融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總工程師
發言要點:未來5G/6G 的發展應該更加開放,擁抱更多的產業資源;信息通信業一直以來的理想信念就是供給創造需求,但是實際創造需求的前提還是要有堅實的購買力的支撐。
周明宇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6G項目負責人
發言要點:6G空天地一體化思考;國外天地一體化進展;技術原理和所需通信載荷;現狀:激光通信是未來空天地發展的重要一環。
新思考1.空天地支持商業閉環的手機直連
新思考2.發展激光通信對我們的重大意義
史光耀 銳捷網絡股份有限公司運營商系統部副總經理
發言要點:銳捷網絡在5G時代的小基站產品在運營商公網建設和垂直行業的專網應用情況,以及“6G與新質生產力”的技術發展和產業推動下銳捷網絡的探索之道和布局思考;銳捷網絡作為運營商云數據中心和5G小基站的運營商主流供應商之一,基于逐步形成的6G標準儲備技術基礎和探索行業應用,在算網數智大趨勢下向產品云化和開放化方向努力,爭取在AI賦能無線技術方面有所突破,為中國信息通信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于莽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法律與監管事務部總經理
發言要點:略。
周建明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原副院長,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技術部原總經理,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科技委員會常務委員
發言要點:
趨勢1.大型云智算中心軟硬件AI能力是其最重要競爭力;
趨勢2.企事業及政府的IT系統均將成為邊緣智算中心;
趨勢3.汽車自動駕駛與V2X的作用;
趨勢4.無人機的規模發展與網絡支撐技術;
趨勢5.人形機器人能成功的三大關鍵技術;
趨勢6.手機終端AI能力是即將到來的競爭焦點;
趨勢7.智能手機的寬帶衛星通信能力將成為新熱點;
趨勢8.PC端AI能力同樣將成為競爭焦點;
趨勢9.量子計算技術的突破能更好地滿足算力需求;
趨勢10.核聚變技術的突破能更好地保障電能需求。
會場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