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消費迎來重大戰略機遇期,我國數字消費發展勢頭強勁,正在成為促進消費提質擴容、轉型升級的一把“金鑰匙”。加強數字消費者權益保護,既是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需要,也是持續激發消費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數字消費者權益保護形勢日新月異,需要持續回應人民群眾對放心數字消費環境的積極期盼。
2024年12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在“2025中國信通院深度觀察報告會”上發布了《數字消費者權益保護藍皮書(2024年)》,中國信通院產業與規劃所所長徐志發對藍皮書進行了深度解讀。

報告核心觀點
1. 加強數字消費者權益保護是高質量發展題中之義
當前,推進消費場景、對象、方式的數字化轉型成為拉動消費增長重要邏輯主線,我國數字消費發展勢頭強勁,正在成為促進消費提質擴容、轉型升級的一把“金鑰匙”。加強數字消費者權益保護,既是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需要,也是持續激發消費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歷經八年醞釀于2024年正式出臺并施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緊跟時代需求完善了數字視野下的權益保護規定,在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2. 消費者的行為和需求是持續深化保護工作的基點
透過萬份調查數據發現,當前數字消費者的行為正呈現物質精神融合、多元個性并存特征。消費者的數字消費態度積極,看重數字消費便利性、豐富性、創新性等特點,各類業態消費偏好不同,線上線下融合服務受熱捧,老年群體關注健康和安全,“她經濟”更愿為“情緒價值”買單。從權益需求來看,正呈現基礎訴求升級、追求價值認同趨勢。數字消費者在消費前迫切呼喚全面知情權保障,消費中關切自由選擇與公平交易,消費后關心優質售后與數據安全,全過程期盼多方合力共筑堅實權益保護網,希冀互聯網平臺成為可信賴維權后盾。
3. 數字消費者對權益保護工作認可度持續提升
2024年,數字消費者權益保護成效獲“好評”,總體評價得分7.1分,較2023年提高8%。受訪者對政府機構、保護組織、經營者等的保護工作認可率均超過9成。各方開展的權益保護行動被“點贊”,“細而新”法規文件陸續出臺,經營者售后政策不斷升級,自律行動走深走實。“一老一小”權益保護更受“重視”,數字適老化改造縱深推進,科技反詐守護老年人“錢袋子”,銀發族數字素養積極提升;涉未成年人數字消費生態得到凈化,防數字成癮措施不斷升級,理性消費行為得到積極引導。
4. 現階段需著力關注數字消費者權益保護三大熱點
一是順應技術創新發展的人工智能應用與權益保護,要求通過科學使用數據和算法、提升供需適配性合理引導期待、深入應對復雜鏈條侵權風險,不斷為人工智能應用的“進化”“保駕護航”。二是適配消費形態演化的線上線下融合權益保護,要求強化線上線下融合消費的宣傳一致性、不同渠道的連接性、傳統消費機制的兜底性,實現跨域交互消費的高效聯動保護。三是滿足消費者對于感知提升的價值“增量”需求,要求通過主動服務、持續創新和技術賦能,不斷推進數字消費者權益保護更優感知穩步提升。
5. 未來數字消費者權益保護需綜合施策回應新命題
面向未來,各方主體在法律法規、協同機制、保護制度、技術應用等多個層面上綜合施策,將加快推動數字消費者權益保護朝著體系化、常態化方向發展。探尋數字消費變化發展的動向,由智能體大規模應用、銀發群體數字消費需求、跨境數字消費發展和多樣化虛擬財產形態等產生的權益保護新命題,值得社會各界后續廣泛關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