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建設在龍勝羅漢果主產區的苗情監控、微型氣象站、智能蟲情燈、土壤墑情等物聯網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百香果和羅漢果的土壤含水量、環境溫濕度等,針對它們的長勢為村民提供科學精準的種植指導建議。”
12月6日晚,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在《鄉村振興中國行》(第三季)板塊中,對桂林“山水好物產,豐收迎客來”進行了深度報道,重點突出中國移動廣西桂林分公司在打造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農業化的領先地位和關鍵作用,通過運用5G物聯網和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深度賦能梯田種植,以百香果和羅漢果實踐案例為支撐,有效帶動了農業高質量發展。
節目中報道的龍脊源耕溯源信息化平臺,是桂林移動充分發揮新時代“數字經濟新引擎”動力,結合龍勝當地農耕特點,整合農業資源與高效利用,量身定制的助農舉措。平臺核心是建設農產品5G智控溯源全流程監管,包括數字化精準栽培管理、農業生產數字化技術集成示范、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與質量追溯、羅漢果品牌數字身份管理服務,形成羅漢果全產業鏈數據標準體系,將龍勝羅漢果產業鏈轉化為財富鏈,實現區域羅漢果經濟大數據中心建設,從而實現產業智能化、智慧產業化、管理數字化、品牌高端化。
在建設過程中,桂林移動從種植源頭抓起,采集羅漢果從種植到銷售全產業鏈數據,建立大數據中心,提高農業生產精準化、智能化;健全羅漢果全產業鏈數據標準體系,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標生產;基于精準種植系統,實現產-供-銷全流程的數字化智能管理,為羅漢果生產狀況監測、生產過程控制、園區智能化管理、專家輔助決策、加工及流通、產品全過程溯源提供數據及平臺支持。
基于平臺的運用和推廣,桂林移動輔助開發了龍脊耕耘溯源小程序,提供羅漢果產業門戶,功能模塊包括地塊管理、種植登記、農事操作、溯源管理、物聯網監控、農機咨詢、政策資訊等等,精準監測種植、高效管理維護、全程追溯銷售,不僅提升了種植科學性與產品品質,更增強了消費者信任。
龍脊源耕溯源信息化平臺項目的打造解決了傳統農業種植技術落后,經驗生產,靠天吃飯,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低,病蟲害防治效果差,抗風險能力低等問題;使農業加工過程透明化、加工品種專用化、加工原料基地化、質量體系標準化。解決流通端與種植加工端信息脫節,產銷割裂問題;解決高端優質農產品缺乏有效數據支撐,市場定位模糊,無法優質優價問題。在此基礎上,桂林移動還延伸拓展打造區域羅漢果產業集群,建立產業標準化體系,整合全產業鏈資源,提高產業競爭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助推鄉村振興。
為加大龍脊源耕溯源信息化項目的輻射力,桂林移動加強偏遠鄉村的網絡建設及優化力度,在龍勝共建設5G基站185個,實現縣城及10個鄉鎮5G網絡覆蓋100%,行政村屯有線建設覆蓋率高達99%,形成管理閉環,實現數據化管控的有效性。
桂林移動通過“數智”力量賦能縣域產業經濟,科技賦能的羅漢果,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龍脊源耕溯源信息化平臺的打造,為龍勝羅漢果產業注入了科技活力,羅漢果加工產能由原來每年不到800萬枚增至2.2億枚,帶動5000多戶農戶實現戶均羅漢果收入2萬元以上。數智賦能羅漢果產業獲農民日報、學習強國等媒體報道;12 月 12 日-13 日,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現代農業的新引擎與新動能”為主題的第三屆“金扁擔”農業現代化論壇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三亞基地舉行,數智賦能的羅漢果產品作為廣西豐美物產的代表,到現場參展。
作為新質生產力踐行者,桂林移動下一步將持續在產業經濟、文旅振興領域深耕、創新,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推動農業現代化提供硬核支撐。(徐先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