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高靖宇/文)“絲路”古港見證了寧波悠久的海上貿易歷史,今天,搭乘搭乘數字經濟快車,寧波正乘“數”而上,逐浪數字經濟新藍海。
當前,寧波以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為牽引,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加快培育“361”萬千億級產業集群,聚力打造全國數實融合標桿城市和工業互聯網領軍城市。
近日,飛象網記者跟隨“第五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媒體采訪團,來到寧波甬水橋科創中心,參觀了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寧波人工智能研究院、藍卓數字科技,沉浸式領略了寧波數字經濟發展成果。
持續完善產業生態 賦能企業“數字蝶變”
甬水橋科創中心位于寧波市海曙區,由寧波工研院投資建設,總建筑面積約15.5萬平方米,重點引進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等前沿領域高科技公司,全力打造工業互聯網及數字經濟產業生態集群戰略高地。
作為國家級雙跨平臺企業,藍卓打造了國內首個自主知識產權的supOS工業操作系統,以“平臺+工業APPs”模式讓工業數字化轉型更簡單。supOS為工廠提供統一的數據底座,打破信息孤島,以便更好地匯聚、分析和挖掘工業大數據的價值;為客戶以及合作伙伴提供開放平臺,以便更簡單便捷地開發、部署和使用工業APP。
在藍卓數字科技體驗中心,展示了藍卓以平臺賦能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最新實踐成果,通過數據大屏、模擬環境、互動沙盤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展示石化、化工、造紙、裝備、汽車零配件等行業案例和數字化改造場景。其中,構建以supOS為基礎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生態,已發展合作伙伴700余家,通過“平臺+工業APP”模式賦能全國智能工廠4100余家。

人才培養和基礎科學研究是構建數字經濟產業生態的關鍵,上海交通大學寧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則成為驅動寧波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強大腦”,并為全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提供了“科研創新+數字化轉型”的“寧波模式”。
作為上海交通大學在寧波市的獨立研究機構,上海交通大學寧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具有強大的資源集聚優勢,一方面能夠借助交大的學科及人才優勢,對接人工智能領域高端人才,依據寧波本地企業的實際需求,探索具有理論高度的研究問題;同時研究院圍繞國家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中的瓶頸技術,以人工智能為特色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基礎技術、共性技術和瓶頸技術的研發,以及相關應用開發、系統集成、信息咨詢、智能制造示范工程等,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與產業孵化,探索“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與引進-產業轉化”鏈條式發展的新模式。
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是一家主攻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的新型研發機構,研究院目前已集聚各類高科技等人才600余名,其中碩博比例30%,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各1家。已建成“攻防評一體化”工控安全試驗場,成為引領國內工控安全的重要基地,工控安全產品已成功應用于30余項科研攻關和國家重大基礎設備安全防護項目,依托工控安全試驗場自主研發的控制器完整性監測與恢復系統V2.0,獲評浙江省及寧波市重點首版次軟件產品,填補了我國工控安全領域對工業控制器針對性防護方面的空白。
五大舉措助推數字經濟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寧波注重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與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同頻共振,海曙區更是按下數字經濟發展的“快進鍵”。
寧波海曙數字經濟總體呈現平穩、較快成長的良好發展態勢,主要指標穩步提升。全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持續提高,軟件信息服務業營收保持高速增長,工業企業設備聯網率穩步提高,5G等高速網絡實現核心區域全覆蓋。
積極推進試點示范工業互聯網項目和數字化改造。近三年來,分別新增1家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4家省級平臺,1個省級“未來工廠”、3個省級數字化車間和19個市級數字化車間項目。海曙數字經濟產業的綜合影響力不斷擴大。吸引了一批行業內優質創新創業項目落地海曙。
寧波市海曙區經信局局長蔡文質介紹,海曙圍繞構建工業互聯網產業創新生態的“一區兩基地一生態”總目標,提出了具有海曙特色的五大行動:
一是數字創新能力強化,圍繞工業互聯網產業等標志性重大關鍵核心技術,積極爭取重大研發項目支持,新增“硬核”數字科技成果,新引進培育數字經濟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前瞻布局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數字基礎設施引領城區,實現5G、千兆光網等先進網絡深度覆蓋與應用。
二是數字經濟布局優化,謀劃打造“孵化—加速—成長”產業全生命周期培育生態,整合甬水橋科創中心、阿里云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形成產業孵化器,打造以數字經濟產業為主導的千畝級產業園,點燃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
三是數字產業千億突破,完善數字經濟“大優強”企業培育機制,培育數字經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支持傳統制造業企業搭建技術創新中心,鼓勵其加快向“制造+服務”“產品+服務”轉型,通過推動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改造,實現高附加值增長。
四是數字集群能級躍升。依托依托甬水橋打造以工業互聯網為特色的中國軟件名園,支持supOS工業操作系統實現業態迭代。布局建設人工智能產業集群,依托上海交大寧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人工智能產業優勢,推進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培訓、工業制造、醫療健康、體育娛樂等行業應用。
五是數字實體兩化融合,加快構建“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未來工廠”的企業智造升級路徑,引導頭部企業建設未來工廠,中小微企業開展“1+1+N+X”細分行業數智化改造升級。
“海曙將充分利用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的資源,全力構建政、產、學、研、用、金的數字化轉型生態聚合。”蔡文質指出,以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為契機,借助賽事平臺,吸引傳感器、工業機器人、SaaS服務商等優秀工業互聯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相關人才在海曙扎根,為海曙區數字化轉型生態建設集聚更多力量、資源。同時,鼓勵區內工業互聯網服務商“走出去”,主動與參賽團隊、協會組織等交流合作,共同為制造業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數字化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