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山東中開數字科技集團董事長郭廣超受邀出席2025中關村論壇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以“行業大模型數據標注產教融合基地日照模式”為主題發表演講,分享中開集團在日照市數字經濟與職業教育深度融合領域的創新實踐。此次分享引起了現場觀眾的特別關注。郭廣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日照模式的核心在于‘城市+大學’的生態共建,通過政企校協同,將產業需求與人才培養無縫銜接,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深耕15余年:“城市+大學”構建數字外包新生態
山東中開數字科技集團是日照市人工智能數據服務的先行者、“城市+大學”產教融合發展戰略的積極推動者。中開的產教融合之路,既是北京科創團隊通過政府招商機制扎根地方城市大學城,服務院校發展、服務學生成長、服務地方數字經濟建設的“成長史”,也是“以商招商、招才引智、招科引技”與“以產助教、以教促產、以人招商”的“活樣板”。
2010年,北京中關村的一個初創科技團隊通過政府招商機制落戶日照大學城。在地方政府的統籌規劃下,確立了“服務院校、服務學生、服務地方經濟”的核心方向,構建起“共享、共創、共營”的合作機制,成功引進百度、淘寶等頭部企業的職業教育和數字外包項目,創建了日照市首個電商園區“日照電子商務科技園”、首個大學生互聯網創業孵化基地“京華眾創空間”和首個數字人才職業培訓學校。在大學城核心區域打造了服務院校的產業園區,服務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服務平臺,邁出了產教融合的第一步。至今中開團隊經過15年發展,在數據標注等數字外包,園區運營、大學生實習就業、創業孵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先后被認定為山東省首批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山東省服務外包人才培訓機構、山東省產教融合型企業、山東省數字經濟創新服務機構、日照市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等資質榮譽。
數字經濟不僅是技術革命,更是人才革命。中開集團通過“產業園區+職業院校”的聯動模式,將企業的技術需求轉化為教學資源,將院校的人才儲備轉化為產業動力,形成閉環生態。數據標注產教融合基地在日照大學城落地實施并取得顯著成效后,中開集團持續深化與院校的產教融合合作,從日照市到周邊省市與多所職業院校打造“校內基地+校外園區”的雙向賦能體系,涵蓋職場實訓、雙創孵化、技能培訓等全鏈條服務,真正實現“將企業引入校園,將課堂融入園區”可持續發展。
行業大模型數據標注:從“人工”到“智能”的產業升級
作為集團核心業務之一,數據標注基地的快速發展成為日照模式的重要支撐。郭廣超介紹,中開集團自2013年涉足數據標注領域,已從早期的圖片、文本、語音標注逐步擴展至自動駕駛、AI教育、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等高端領域。2025年與京東、人瑞等客戶合作,計劃新增5000個數字崗位,重點布局多模態融合標注、私有大模型訓練及AI模型調優服務,為人工智能企業提供“數據采集-清洗-標注-模型訓練”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數據是AI的‘燃料’,而標注是讓數據‘可用’的關鍵。”郭廣超詳細介紹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數據標注產教融合基地日照模式的探索經歷,山東中開數字科技集團的前身作為初創子公司,歷經15年發展,從一個懂教育、熟業務的數據服務企業,成長為“招得來、育得好、留得住”的園區運營產教服務集團公司。公司業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目前業務涵蓋數據采集、數據標注、數據產品加工、大模型訓練、AI大模型應用(數字人直播、AIGC商服、AI客服)、數據交易流通服務等。產教融合模式不僅解決了企業數據處理的規模化需求,更通過“訂單班”“現代學徒制”等形式,為職業院校學生提供真實項目實訓機會,實現“畢業即就業”的無縫銜接。
政企校協同:產教融合的“日照樣板”

中開集團日照模式的成功,離不開政府、企業與院校的三方深度協同。郭廣超在分享中重點介紹了集團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與日照航海工程職業學院、山東水利職業學院等院校的合作案例。例如,與日照航海工程職業學院共建的“中開數字經濟產業學院”,通過“工學交替”模式,將企業項目引入課堂,學生既能在校內基地參與數據清洗、數據標注、數字建模、AI數據標注人工審核等實戰項目,也能在園區職場接受行業導師指導,最終實現高質量就業。
“產教融合不是簡單的校企合作,而是產業鏈與教育鏈的深度耦合。”郭廣超表示,中開集團通過“四共模式”——共建產業學院、共辦訂單班、共建校內外實訓基地、共管園區運營,推動教育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精準匹配。目前,集團已與全國20余所院校達成合作,累計培養數字技能人才超1萬名,為日照市人工智能、電子商務等產業輸送了大量專業化團隊。
展望未來:打造全國行業大模型數據標注產教融合標桿
面向未來,郭廣超提出“三個升級”戰略:一是技術升級,聯合國際知名數據專家專門成立了新質數據研究院,加快新一代智能標注技術研發與應用、加大產教融合數據標注人才培養、加強數據安全合規保障與數據產品價值服務,加速布局行業大模型與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應用;二是規模升級,2025年將人工智能數據服務業務擴展至8000人規模,聯合京東、抖音等合作伙伴,構建“人工智能現代服務業”生態圈,助力傳統產業數智化轉型;三是生態升級,全面統籌日照數字服務外包基地、日照電子商務科技園、日照數據要素產業園功能協同,構建“人工智能現代服務業”生態圈,助力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
會后,多位與會專家評價,日照模式為數字經濟時代下的產教融合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中國數據要素50人論壇主席王春暉教授指出:“中開集團通過市場化機制激活教育資源,將產業需求前置化融入人才培養,這種‘以產促教、以教興產’的路徑,正是職業教育改革的核心方向。”
結語
山東中開數字科技集團數據標注基地產教融合的“日照模式”,不僅是數字經濟與職業教育融合的創新實踐,更是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隨著行業大模型與AI技術的快速演進,這種以數據標注為切口、以產教融合為紐帶的模式,或將為全國乃至全球數字產業發展提供新的解題思路。正如郭廣超董事長所言:“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城市+大學’生態,讓技術賦能產業,讓教育改變命運,讓數據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