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近日,由證券時報社主辦的“變革與突圍·中國基金業高質量發展系列沙龍”之“發現科技之美·AI技術變革與投資機遇”在深圳成功舉行,5位來自公募基金、券商的大咖,圍繞“AI投資的冰與火:如何規避高估值風險與探尋新機遇”的主題進行了圓桌討論,展開了精彩的思想交鋒與智慧碰撞。
在此次圓桌討論中,西部證券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陳彤作為主持嘉賓,與鵬華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羅英宇、華富基金人工智能基金經理郜哲、泓德基金基金經理李子昂、景順長城中小創精選股票基金經理劉力思就AI投資的機遇與風險進行了深入探討,對多個熱門議題進行剖析,為投資者明晰AI投資的精細脈絡。
AI進入景氣驗證階段
DeepSeek的橫空出世將AI投資熱潮推向極致,使得國內AI投資進入全新發展階段,資本市場的不少行業進入價值重估周期,AI各環節表現均出現顯著上行。
AI投資賽道熱度持續攀升,如何把握AI投資機遇?
羅英宇指出,當前AI板塊估值高估有它自身產業的邏輯,因為每一輪技術浪潮都會推動一些產業進入高增長周期,部分進入資本推動階段的產業整體估值自然會提前被拔高。在AI投資中,羅英宇表示,要不斷提升認知,這是一個新領域,充滿不確定性,要在其中尋找相對確定性。
“今年是中國人工智能產業進入景氣投資的元年,其中DeepSeek的出現是一個里程碑式事件。”郜哲指出,DeepSeek使得一些企業級AI應用正逐步從概念走向實踐,這恰是一個產業進入景氣投資階段最重要的特征。AI投資從主題投資邁入景氣投資階段,階段性的交易擁擠以及所謂估值過高等大概率不會成為該產業擴張的約束。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以來人工智能行業整體投資體驗相較于前兩年有明顯增強。
郜哲認為,對人工智能行業的投資態度可以更樂觀些,投資機會非常大,現在最重要的是先要參與進來。他指出,人生能遇到大產業周期不容易,這一輪AI周期堪比2010年至2016年的移動互聯網,甚至更勝一籌。投資者不要排斥,無論是投資相關公司還是使用AI工具,都要保持開放心態。
李子昂認為,今年是中國大模型帶動科技股價值重估的一年。在投資配置時,一方面要時刻關注AI技術演變,由于技術發展迅速,不跟上就可能錯失機會或面臨風險。另一方面,要進行綜合配置,以風險分散為原則,通過組合投資的方式,努力在這一波AI發展浪潮中獲取更好收益。
看好算力端及應用端機會
從初創企業到科技巨頭,從傳統行業到新興產業,AI的身影無處不在,其急速發展正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為投資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AI發展對哪些領域產生了積極影響?
劉力思認為,DeepSeek帶來AI平權概念,更多企業和用戶得以探索AI應用落地,雖然目前應用側業績尚未形成大規模確定趨勢,但要尋找真正有應用落地的公司至關重要。其中AI手機、AIPC、AI眼鏡等消費電子板塊是面向TOC的領域,如果AI能有很好的賦能,市場空間非常大,且從供應鏈角度看,部分公司已經受益于產品升級及創新。從確定性角度看,DeepSeek推動了國產算力發展。此前,受模型性能和核心芯片性能、供應問題影響,國內算力產業發展相對滯后。但DeepSeek的出現帶來了很大變化,國產GPU性能表現也傳來積極信號,阿里巴巴等在內的一些企業也宣布了超預期開支,都表明國內算力需求具備提升潛力。目前美國投入規模仍然遠大于中國,中國算力相關公司將迎來需求持續擴張期。
郜哲表示,AI投資邁入景氣投資階段,極大地促進了算力端和應用端的業績落地。在算力端,過去兩年AI主戰場在美國,國內業績落地主要集中在參與全球算力鏈的光模塊。但今年情況不同,國內端側算力、響應側算力、ASIC芯片等環節需求明顯增多。應用端部分環節也并非“空中樓閣”,像AIGC、辦公、搜索等領域,已在海外證明價值。DeepSeek出現后,復制海外公司的商業模式變得更加容易。當前來看,頭部企業憑借數據壁壘和用戶黏性等優勢,成功開發應用的可能性更大。此外,多模態機器人、智能駕駛等應用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落地,整個行業進入景氣投資階段,投資者投資體驗有望顯著提升。
“未來,我會圍繞確定性的花錢環節和不確定性的掙錢環節來進行資產選擇和配置。”羅英宇指出,目前,AI賽道表現更多集中于投資端如何花錢。無論是大模型公司、大型互聯網平臺公司,還是央企國企、地方政府,都在考慮如何投入資金。在資本支出大幅擴張背景下,供需矛盾突出的細分領域成為關注焦點,比如從上游云計算到一體化機,再到ASIC定制芯片等環節。這些環節確定性更強,相關板塊或個股備受追捧,甚至有公司被視為“非賣品”。而在如何掙錢的應用方向上,雖存在極大不確定性,商業模式仍在探索,但這也是未來關注的重點,需要挖掘營收和利潤能夠率先兌現、商業模式清晰的公司進行配置。
警惕技術迭代等風險
如同任何新興領域一樣,AI投資既充滿了誘人的前景,也伴隨著諸多風險。在實際投資過程中,投資人將不可避免的因為不確定性需要面臨較大波動風險。
李子昂指出,AI投資本質是科技股投資,科技股投資估值波動本身較大。許多AI相關公司,如芯片、軟件、應用公司等處于發展早期階段,技術變革很大程度是影響行業投資價值的重要因素。AI投資需要警惕技術被迭代或者技術壁壘被推翻的風險。
羅英宇認為,當前AI產業處于發展初期,隨著股價大幅上行,波動勢必會被放大。在整個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下,AI產業發展的節奏和脈絡也會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尤其是在AI掙錢環節,目前仍在探索尋找具有產業發展空間和想象力的方向。但這一方向營收和利潤波動大,商業模式與移動互聯網時代有本質區別,因此該環節確定性更低,投資者應圍繞相對確定性的投資方向尋找標的。
郜哲表示,當前市場處于“春季躁動”期,從春節后到兩會期間,是宏觀經濟數據和業績空窗期,市場愿意給預期,選擇的行業往往是看好業績兌現的方向,今年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方向。但“春季躁動”一般在兩會后結束,市場從預期邏輯轉向基本面邏輯,可能會出現一定的調整。對于AI投資各細分領域,調整幅度和再創新高時間因業績落地情況而異。
“AI產業最大不確定性在于算力端巨大投入后,應用側能否實現商業閉環和行業良性循環,這是當下投資最重要的不確定性。”劉力思談到,AI板塊龐大,細分領域多,難以判斷哪些板塊會回調。一般來說,當期有業績的公司股價波動小,交易遠期有業績的公司,如AI應用側短期無業績但中長期有希望的公司,股價波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