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2025年3月25日,廣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智賦百業 能啟千行”主題活動暨廣州智算聯盟2025年第一次會議在廣電平云廣場舉行。活動由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指導,廣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廣州人工智能算力應用及產業發展聯盟(以下簡稱“廣州智算聯盟”)聯合主辦,廣州數據集團、廣電運通、廣東軟件行業協會、廣東省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聯盟以及廣州市數據要素產業協會協辦。來自政府領導、行業專家、企業及媒體代表逾120人參會。會上公布了廣州智算聯盟運營成果及2025年工作思路,為廣州市首批“人工智能+”典型案例入選名單進行頒獎,傳遞“智能券發放”、“萬P算力納管”等人工智能產業機遇,為廣州打造全國人工智能算力應用高地注入強勁動能。
政策引領:破解算力瓶頸,降低中小企業門檻
人工智能是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而算力資源的高效配置是關鍵支撐。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信息技術發展處副處長張海在致辭中透露,為破解算力“閑忙不均”難題,市工信局正聯合市政數局制定算力創新應用政策,計劃每年發放智能券,降低中小企業用算門檻。張海還透露,市工信局指導建設的智算運行服務平臺已實現多元智算資源接入,兼容適配150余個主流開源大模型,未來聯盟將繼續發展壯大,并整合各單位資源,結合廣州豐富的智算應用場景,穩步推進廣州打造高效、開放的智算運行服務體系。
廣州人工智能算力應用及產業發展聯盟秘書長李學軍在工作報告中表示,聯盟自2024年底成立以來,在市工信局的指導下,以“搭橋梁、聚資源、促轉化”為主線,聚合政府、運營商及產業資源,構建覆蓋“政策建議-技術攻關-場景落地-成果推廣”的全鏈條生態。目前聯盟成員已突破50家,涵蓋廣州數字科技集團、華為、三大運營商等頭部單位,并推動完成6批次、2068P算力資源的精準對接,持續推動算力資源高效利用。
2025年智算聯盟三大核心目標包括:服務300家企業、促成100次供需對接、遴選100個典型案例。同時將推進三項升級舉措,包括打造“品牌化+精準化”服務體系,設立“會員服務專班”,按行業劃分聯絡小組,提供政策申報、資源對接等“一對一”服務,強化聯盟組織效能;推進“萬P納管”,破解算力供需矛盾,智算運行服務平臺加速整合社會算力資源,力爭年底納管規模突破10000P,通過線上線下供需發布與智能匹配機制,計劃完成100次高效對接,并推動“算力券”政策落地,降低企業用算成本;深化“人工智能+”應用創新,聚焦制造、生命健康、教育、自動駕駛等八大重點領域,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從“單點突破”邁向“全域賦能”,計劃建成2-3個市級“人工智能+”應用推廣賦能基地,年底前形成100個深度應用案例,助力廣州建設全國領先的智算應用示范城市。
技術基建:昇騰算力撐起的智能制造質檢新范式
活動現場,華為高級人工智能講師李海濤系統呈現了昇騰AI在13個行業場景的深度應用。在智能制造領域,基于昇騰算力的質檢系統實現多項突破:復雜電子元器件檢測速度達40秒/片,晶圓復判精度超99%,鋼材料品級分類效率提升10倍。醫療場景中,藥品空囊識別準確率突破99%;在家電安全領域,煤氣灶火焰質檢效率提升90%,誤判率低于5%。"通過AI質檢方式要比傳統在機器視覺成本、效率和精度方面都更具優勢",李海濤指出昇騰AI已形成"云邊協同"的完整技術體系,從訓練服務器到邊緣推理設備,為產業智能化提供全棧解決方案。
場景實踐:低空經濟、智慧政務展現“廣州速度”
作為全國低空經濟先行者,廣州知行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深度介紹了“天地空一張圖”數字化平臺。該平臺基于昇騰算力底座,整合衛星、無人機及地面監控數據,實現5分鐘內2.5平方公里范圍應急響應。在云南尋甸,該平臺通過AI識別罌粟植株,助力警方查獲百余株違禁作物;在廣州,該平臺通過無人機開展的城市巡檢,能實現5分鐘內,2.5公里范圍內及時智能接警出警;在江門,通過該平臺實現無人機打私應用,去年至今協助破獲走私案件50宗。“低空經濟的核心不是讓設備‘飛起來’,而是用數據驅動服務閉環。”公司解決方案總監葉思靈表示,下一步將拓展無人機物流、交通預測等場景。
在數字政府與數字企業領域,京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思偉以"落地新場景 實現真需求"為題,分享了為政企用戶提供全棧式AI大模型應用解決方案的經驗。李思偉系統闡釋了AI落地三階段三道關的突破路徑:通過體系化安全治理框架結合昇騰算力生態實現端到端安全合規的AI部署;基于AI知識引擎、知識工程構建可迭代的智能中臺,以多種AI智能體快速接入客戶業務,最后用產品化、行業場景化的深度應用幫助用戶實現智慧的數字大腦。現場披露的實踐數據顯示,某省政府智能辦文系統實現公文時效提升300%,某市政務熱線群眾等待時間壓縮80%,某制造業企業智慧采購風險攔截挽回損失1200萬元。李思偉強調,"領域知識工程+大模型"雙輪驅動,AI正從效率助手快速進化為真正的新質生產力,助力政企用戶在數智化轉型中構建核心競爭優勢。
生態共進:圓桌對話聚焦“務實創新”
由華南師范大學蔣運承教授主持的圓桌論壇重點圍繞“造車健城”四大賽道展開討論。高新興專注于大模型技術在智慧警務領域的落地應用,已經成功將Deepseek大模型與執法辦案相結合并在某地公安業務中取得實戰效果。“隨著大灣區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廣東各地市人口激增,普遍存在著基層警力嚴重不足的問題,向科技要警力是唯一出路。”王祥雪表示,以Deepseek為代表的大模型技術生態日新月異、百花齊放,作為面向終端用戶的高科技企業,高新興將堅持整合開發模式,持續打造液態組織的絕對競爭力,快速響應,為客戶提供軟硬一體的全套解決方案,以推動大模型時代的智慧警務工作建設。
得云網絡董事長魏鐳則聚焦中小企業需求,推出“豐儉由人”服務模式,通過SaaS化平臺和職教一體機,已助力多家高職院校“零門檻”用上AI。得云依托昇騰基礎軟硬件平臺,提供了全鏈路的解決方案,并且也涵蓋了行業大模型的定制、數據治理、智能體綜合服務等等。魏鐳稱道,“希望得云能在垂直行業撐住天地,踏踏實實做好,所積累的方法論能夠落地,并能在信創體系下把生態做起來。”
英碼科技華南區總監陳錦維補充道,英碼打造的DeepSeek一體機可覆蓋1.5B至671B全參數模型,支持行業客戶私有化部署,配備深元智習AI大模型軟件,達到開箱即用。陳錦維強調,“國產化應是開放共贏,而非閉門造車。”此外,他還透露,作為一個產品型企業,英碼近期也在智慧交通方面發布了與華為聯合開發的路側雷視全息站-MEC系列產品,希望未來能進一步豐富廣州智慧城市建設體系。
蔣運承總結稱:“廣州或許不是算力中心,但一定是場景創新的‘風暴眼’。當技術回歸解決真問題,智慧新物種自然誕生。”
展望:2025年目標孵化100個深度案例
廣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宣布,遴選出100個深度應用案例。聯盟秘書長李學軍表示,“我們不僅要孵化技術,更要培育市場。”正如參會企業共識:“政策鋪路、技術破局、生態共榮——這才是灣區AI爆發的真正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