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原創(魏德齡/文)強勁8核處理器、XX處理器、8核5G芯處理器,這樣的廣告用語已長期被使用在入門級手機身上,給不太了解數碼產品的消費者一種模糊的概念,然而在“強勁”與“八核”二字的背后,卻可能掩蓋的是產品最大的短板。
八核?
正如上圖所示,當普通消費者看到這則海報的時候會聯想到什么呢?處理器作為一部手機中最重要的器件,決定了這臺手機當下的響應速度,甚至也決定該產品能夠流暢運行多少年。
不過這一最關鍵的部件正在被部分廠商在入門級機型中集體進行規格模糊化處理。如上圖這張海報,只標注了處理器擁有八個核心,但該數量其實是目前產品中的標配,已經不再是決定手機性能的主因,更重要的因素是處理器中采用了什么樣的架構,大小核的組成是什么樣的,例如小核中核是A57還是A53,是A710還是A78。或者有沒有采用大核,是X2還是X1。處理器的制程也非常重要,盡管同樣是入門級處理器,但代別上的制程差異,將會對實際能效產生巨大影響,一款新發布的入門級處理器的性能表現,很可能將會趕上去年的中端產品。
但這些關鍵的信息,往往被廠商一筆帶過,好一些的會說出處理器品牌,差的甚至在頁面只字不提處理器的事情。即便是在電商平臺的規格頁面,也完全看不到該信息。
在對處理器GPU性能的描述上,部分廠商則直接改為宣傳自身的GPU加速技術。
旗艦處理器也有類似問題
可不要以為該問題只出在入門級處理器身上,旗艦產品也會有類似的問題出現。一個當下最明顯的例子莫過于蘋果iPhone 16e中的A18芯片,作為產品中的一大亮點,也擁有專門的海報進行展示。不過如果仔細看下方的介紹會發現這樣一段描述“4核圖形處理器”。
如果在蘋果官網對比iPhone16與iPhone16e機型便會發現,盡管名稱均為“A18芯片”,但更便宜的iPhone 16e機型的圖形處理器少了一個核心。而用于iPhone 16 Pro系列的A18 Pro芯片中,最大且在官網上唯一的區別便是比A18芯片多一個圖形處理器核心。
選購時需多查詢
針對上述問題,這里建議消費者在選購中盡量不要把眼光僅停留在電商平臺的商品介紹頁面,一旦看中了心儀的機型,可以通過搜索引擎進行規格查詢,或進入“電信設備進網許可”的頁面查詢相關信息。
在了解到具體的處理器型號后,再通過查詢了解該處理器的制程、核心規格,如果對這些概念不熟悉,最簡單的方法是看這款處理器是否為新晉發布的產品。
除了處理器外,屏幕、攝像頭也是很多廠商削減成本以控制產品售價的關鍵器件。消費者同樣需要關注屏幕的實際分辨率、材質與刷新率。另外,也不要被手機上的攝像頭數量所迷惑,部分機型的攝像頭可能在拍照中起的作用并不大,或激活場景有限,或許手機廠商自己都可能沒規劃好這些攝像頭的用途,部分機型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可能僅僅是個裝飾。
最后也呼吁手機廠商把最清晰明了的信息給予消費者,畢竟對購買入門級機型的目標消費群體而言,他們的消費可能更加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