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今日發布了一款新型量子芯片 Majorana 1 ,宣稱它證明量子計算“將在數年內而非數十年內”實現。
據了解,量子計算有望執行當今計算機需要數百萬年才能完成的計算,并且可能在醫學、化學等領域帶來突破,分子組合的海量可能性將使得傳統計算機面臨巨大挑戰。
量子計算機也有可能顛覆現有的網絡安全體系,因為許多加密技術依賴于假設:即暴力破解需要的時間過長。
量子計算機的主要難題在于其基本單位 —— 量子比特(qubit),與經典計算機中的比特類似,計算速度極快,但難以控制且容易出錯。
微軟表示,其開發的 Majorana 1 芯片相比競爭對手錯誤率更低,且即將發布的一篇學術論文將在《自然》期刊上發表,作為其優勢的證明。
關于量子計算何時能實際應用,已經成為科技行業的熱門話題。英偉達 CEO 黃仁勛上月表示,量子計算距離趕超他公司專注于人工智能的主力芯片還需二十年,反映出業界普遍的懷疑態度。
微軟的 Majorana 1 芯片研發已近二十年,依賴的是一種名為 Majorana 費米子的亞原子粒子,其存在最早在 1930 年代被提出。該粒子具有的屬性使其自身在量子計算中更不容易出錯,但物理學家一直難以找到和控制它。
據路透社報道,Majorana 1 芯片采用砷化銦和鋁材料制造,利用超導納米線觀察這些粒子,并可以通過標準計算設備進行控制。
微軟此次發布的芯片擁有的量子比特數量遠少于谷歌和 IBM 的競爭產品,但微軟認為,由于錯誤率較低,基于 Majorana 的量子比特可以用更少的數量構建出實用的量子計算機。
微軟并未透露何時能夠將其芯片擴展到足以超越現有計算機的水平,但公司在一篇博客中表示,這一目標“是在幾年內而非幾十年”能實現。
微軟的執行副總裁賈森 贊德負責公司的長期戰略投資,他形容 Majorana 1 芯片是一項“高風險、高回報”的戰略。贊德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最難的部分是解決物理問題。沒有現成的教科書可供參考,我們必須自己發明。我們幾乎是通過逐個原子、逐層地發明出了這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