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2024年9月24日,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未來啟航 · 6G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盛大召開。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專家委主任,無線移動通信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IEEE Fellow陳山枝博士受邀作了《6G超維度天線與系統設計》的主題演講,陳山枝博士首先回顧了中國信科從3G TD-SCDMA到4G TD-LTE再到5G對智能天線、多天線及波束賦形技術的創新貢獻及發展歷程,然后結合當前6G愿景及對多天線技術的新需求新挑戰,深入介紹了中國信科6G超維度天線技術上的研究和驗證進展,最后展望了6G超維度天線作為6G系統核心技術利器的美好未來。

陳山枝博士闡述了6G超維度天線技術的概念與內涵,6G超維度天線技術是5G大規模天線技術的升級演進,但其演進方向不僅包括了空間維度擴展,即在5G大規模天線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采用集中式或分布式提升天線數量形成超大規模天線技術,同時也包括了智能維度挖掘、功能維度增強、能效維度優化等,即從多個維度開展多天線技術的增強與優化,稱為超維度天線技術。該項技術在業界由中國信科首次提出,并經過國內眾多公司共同推動,被成功寫入ITU-R IMT-2030框架報告,即E-MIMO(Extreme-MIMO)技術。
陳山枝博士提到,中國信科在業界首創提出利用智能超表面構造新型天線陣列的設想,并分別于2022年、2023年連續完成了兩代基于智能超表面的新型大規模天線傳輸系統的研制,實驗結果顯示,該系統可成功實現毫米波手持終端的接入,有望解決6G天線維度進一步擴展和性能提升所帶來的天線陣列體積、功耗和設備重量增加等工程化難題。實驗結果表明,該系統可成功支持多流高速傳輸和波束賦形,單用戶下行數據速率可達到5Gbps。
針對分布式超大規模天線技術,陳山枝博士指出該技術將可有效擴展多天線系統空間維度,針對6G系統的應用頻段可能增高帶來小區覆蓋半徑縮小等問題,采用分布式超大規模天線技術將有望在復用現有5G站址的基礎上,有效提升網絡覆蓋和系統容量。分布式超大規模天線技術也將推動6G技術從“以網絡為中心的分布式”向“以用戶為中心的分布式”發展。
針對6G超維度天線功能維度擴展需求,陳山枝博士提到通信感知空分復用、多傳輸節點的協作感知、以及AI與MIMO技術融合等技術將具備廣闊的應用前景。通信和感知融合技術將可提前獲取用戶位置,通過網絡節點之間的傳輸機制進行感知數據共享融合可有效提升感知性能,實現對待測物體或環境的全方位刻畫。
針對AI與MIMO融合,陳山枝博士表示,中國信科已將AI應用在信道估計、信號檢測、CSI預測/壓縮、波束管理與優化等技術中。對CSI預測/壓縮,中國信科測試結果顯示AI輔助可將平均吞吐量提升最高達17%;對MIMO接收AI可平均提升吞吐量約15%;對波束管理,AI可將波束管理開銷降低87.5%。
面向未來,陳山枝博士表示6G時代的多天線技術將發展為超維度天線技術,朝著更大規模、更低功耗、更高容量、更多功能的多維度邁進,中國信科未來也將持續壓強投入到6G超維度多天線技術研究創新和標準化等工作,為6G移動通信的核心技術突破、標準制定與產業化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