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易歡)近兩年來國內SaaS行業最大融資誕生了。
8月12日,紛享銷客宣布已完成新一輪75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由鐘鼎資本領投,啟明創投與建發新興投資跟投。這是繼2023年7月獲貴陽創投3000萬美元投資后,紛享銷客在一年間再獲投資,這也是其連續第四年獲得新的投資。
SaaS“寒冬”的言論還在愈演愈烈,紛享銷客卻還能屢獲融資,這背后究竟是怎樣的邏輯?本輪融資過后,紛享銷客又有哪些具體的業務拓展計劃?目前紛享銷客的出海之路又是怎樣的狀態?近日,紛享銷客聯合創始人兼COO李全良在接受飛象網等記者采訪時給出了答案。
CRM賽道仍舊堅挺
查爾斯·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道:“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對于當下的SaaS領域而言,這句話同樣適用。
眾所周知,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加速,SaaS軟件成為企業完成數智化變革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具有龐大的市場空間。但現實似乎與想象有些出入,受宏觀環境等各種因素影響,企業大規模縮減開支成為市場常態,關于SaaS寒冬已至的說法不脛而走。作為SaaS領域最重要的細分賽道之一,CRM SaaS產業的走向也成為備受關注也極具爭議的話題。
“不可否認,從外部環境來看,降本增效成為多數企業發展的主旋律。各行業在出口以及國內業務方面均面臨挑戰和調整,整體的機會減少,客戶預算收緊,成交周期變長,市場競爭加劇,與此同時,供應商從市場的爭奪和拓展上也面臨更強烈的競爭態勢和價格戰壓力,但CRM板塊還是相對需求比較旺盛的核心賽道,核心原因在于中大型企業在業務變革及市場環境重壓下的營銷數字化需求仍舊相對堅挺活躍。” 紛享銷客聯合創始人兼COO李全良在接受飛象網記者采訪時毫不避諱的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復雜的市場環境與激烈競爭下,其他供應商基本都在不斷的收縮成本,降低價值創造的供給能力,而紛享銷客一直致力連接型CRM產品價值能力的不斷深化,連續四年營收超常增長,客戶續費率多年超越100%健康線,此消彼長中也證實了CRM賽道還有明顯的增長空間和機遇。
李全良告訴記者,紛享銷客之所以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除了跟多年來一直堅持大中型、行業化的經營戰略有關外,構建自身的客戶成功服務體系確保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也是很關鍵的因素之一。
李全良坦言,在以客戶的成功定義成功的價值觀下,紛享銷客基于客戶問題和需求的響應與解決由完整的工單系統來調動跨組織的各個單元的專業資源,進而改善客戶專業價值創造的界面,從而讓客戶需求得到較高的響應和兌現。“在這種文化和機制的保障下,疊加分層經營、數字化支撐、線上線下混合服務的核心業務模式,有效保證了客戶的高續費以及業務連續性。”
加大創新、探索與布局
在經營效率不斷提升與商業模式日趨成熟的背景下,紛享銷客得到市場和客戶高度認可的同時,也獲得了7500萬美元的大額融資。據悉,本輪融資后,紛享銷客將一如既往地持續完善產品的平臺化、一體化、行業化與上下游業務連接能力,強化國際化與AI能力建設,加速推進業務型CRM向智能型CRM的演化。
對于接下來具體的業務拓展計劃,李全良表示,從經營中心的角度來講,主要體現在行業化的深入拓展、大營銷的覆蓋和投入以及客戶分層經營的專業資源的投入和補充,保證老客戶的增值和續費能得到更好的價值支撐。
“當然,我們也面臨三個核心挑戰” ,李全良坦言:“第一是市場挑戰,我們要在同等的機會下提高市場占有率,強化競爭優勢;二是需要不斷的提升組織能力和價值創造的專業力;三是在客戶不斷收緊預算和我們創造價值兌現的矛盾下取得更好的平衡。”
在強化國際化以及出海業務上,紛享銷客早已陸續在海外部署數據中心,除了對中資出海業務進行營銷化的數字支撐之外,近兩年團隊重點在東南亞市場、北美市場做了許多調研探索。據李全良透露,紛享銷客已于去年在中國香港設立了分公司,核心是面向中東南亞客戶出海業務的支撐,同時在北美也注冊了公司。
目前,紛享銷客已具備完整的國際化能力,支持多語言、多幣種、多時區、多區域、各國家本地化地圖,以及符合GDPR要求的敏感數據處理等能力,能夠有效支撐企業出海和國際化業務的各項需求,助力企業全球業務增長。
在連續數輪的融資之后,紛享銷客IPO的話題也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李全良表示,紛享銷客目前的基礎數據已經達到了港交所的上市標準,但是我們希望以更加健康有潛力的狀態去登錄IPO。
總而言之,隨著市場競爭激烈以及客戶需求的不斷變化,中國SaaS行業將進入結構性分化期,各垂直領域的頭部公司將獲得更充分的市場發展機會。而紛享銷客憑借對市場趨勢的前瞻洞察以及自身能力的不斷優化,已然成為CRM領域的頂流。隨著這一輪融資的落定,我們也期待紛享銷客能夠依托成熟的國際化產品能力為市場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