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易歡)低空經濟無疑是今年最出圈的領域之一。
從2023年中央經濟會議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新興產業。到今年3月,低空經濟被首次寫入了政府的工作報告,低空經濟正在日益凸顯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為我國重點布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低空經濟是新興生產力的典型代表,也是塑造發展經濟新動能,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的關鍵賽道。
事實確實如此,在政策引導和市場的推動下,全國多地都在搶灘低空經濟,也從包括物流、出行、救援、巡檢等眾多場景中開始探索更多的商業機遇。不論是從空中物流配送還是應急救援等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著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然而,低空經濟作為新興的經濟形態,在嶄露頭角的同時一系列的安全挑戰也隨著浮出水面。
多重推動,低空賽道正在高速擴張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低空交通、低空物流、低空旅游等市場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在城市擁堵、物流配送效率低下等問題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低空經濟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
根據相關機構預測,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超5000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1.5萬億元、到2030年有望突破2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3.5萬億元。其中,低空交通、低空物流、低空旅游等領域將成為主要的增長點。
我國政府也極度看好低空經濟的發展,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支持低空經濟的發展,地方也在緊跟趨勢將發展低空經濟列入工作計劃。據財聯社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把與低空經濟有關的內容寫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此外,深圳、廣州、成都、蘇州、珠海、贛州等城市也將發展低空經濟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以北京為例,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也做出了促進低空經濟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工作部署,目前北京正在中關村延慶園打造無人駕駛航空示范區,在大興、豐臺、房山等多區布局低空經濟產業研,低空經濟涵蓋物流、交通、文旅等多個領域,完整的產業鏈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見稿)》,提出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力爭通過三年時間,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突破5000家,在技術創新、標準政策、應用需求、安防反制等領域形成全國引領示范,帶動全市經濟增長超1000億元。到2027年,培育10億元級龍頭企業10家,過億元產業鏈核心環節配套企業50家、技術服務企業100家。
仍存安全挑戰,需全方位保駕護航
值得注意的是,在低空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其安全問題,安全是低空經濟發展的基石,沒有安全就沒有可持續發展。其中,低空經濟的核心技術,如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技術,涉及到電池、電機和飛控系統,這些技術的成熟度和可靠性直接關系到飛行安全。
不僅如此,由于低空空域相對較為擁擠,無人機與其他飛行器或障礙物發生碰撞的風險增大,如果未報備就飛行,更增加了空中碰撞的風險。此外,無人機操作失誤、技術故障、信號干擾、氣象影響、法律法規不健全、標準不完善等問題也會威脅到飛行安全。
“我們要加強對低空飛行器的監管,確保其在飛行過程中不會對地面設施和人員造成安全威脅。同時,我們要關注數據安全和隱私安全,防止信息泄露,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隱患。”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黃澄清表示。
此外,他還強調要積極推動低空經濟的法規建設,法律法規是規范行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們需要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清晰的指引和保障。這不僅涉及到飛行器的飛行規則,還包括對企業的責任界定,對用戶權益保護等方面。”
與此同時,還要鼓勵創新和技術進步,低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撐,我們要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技術創新,提高低空飛行器的基礎性能,和安全性能,同時,我們要關注新技術帶來的倫理和道德問題,確保技術的發展不會偏離人類社會的價值觀。加強行業內外的交流與合作,形成產業鏈上下游的良性互動,共同應對低空經濟面臨的各種挑戰,更好的推動低空經濟全面發展。
技術賦能,為低空經濟提供堅實底座
技術的不斷進步,使得低空數字經濟的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相關科技企業也在通過自身技術創新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技術底座。以中國電信為例,作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維護網信安全的主力軍,中國電信全面深入實施云改數轉戰略,積極打造服務型、科技型、安全型的企業,充分發揮云網融合的優勢,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通過以云網融合為核心特征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高質量的鏈接和算力的支持。
據了解,中國電信積極開展基礎設施和行業平臺等低空經濟領域的技術創新,在基礎設施方面,打造了低空通信、低空感知、低空算力三大基礎設施,自主研發了一系列產業,實現了通信、導航、感知、氣象等能力的整合,推動了技術自主創新和產業的升級聯動。在行業平臺方面,面向政企客戶打造了城市巡查、應急消防、智慧交通、生態環保等應用場景,助力了政企客戶數字化轉型,促進了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區域的協調發展。
不僅如此,隨著低空經濟的發展無人機作為主要載體在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與此同時,利用無人機竊取敏感信息,妨礙活動開展,干擾交通通行的事件也大幅度增加。中國電信認為在強化立法監管的同時,立法技術進行監測反制,確保無人機有序合規的使用至關重要。中國電信構建了包括硬件設備、管理平臺和服務團隊的無人機偵測反制系統,能夠對進入防護區域的無人機開展全面的監測,實時預警和精準反制,通過白名單機制,確保已經報備的無人機能夠正常作業,通過技術創新和安全服務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為了更好的支撐低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中國電信積極開放生態合作,當前,中國電信跟大疆、縱橫等一系列頭部企業達成了戰略合作,共同推動低空經濟加速產業化的落地,并且基于網絡優勢為生態合作伙伴賦能。今年6月,中國電信牽頭成立了低空經濟產業聯盟,并且發布了《低空領航者行動計劃》,后續將進一步加大跟中國工程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參與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更強的科技和政策的支撐。
總而言之,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應用前景,相信在政策市場和技術的驅動下,低空經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新動力。為社會公共服務提供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