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國家數據局將堅持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主線,完善數據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培育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促進數據要素開發利用。具體來看,包括建立健全數據基礎制度、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破除數據開發利用的瓶頸制約、做強做大數據產業、加強數字經濟國際合作。有關分析指出,建立健全數據基礎制度至關重要,不僅是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前提和保障,還是解決當前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過程中卡點堵點的關鍵所在。

成熟一項、發布一項
“國家數據局成立以來,把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列為重點工作,抓緊起草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政策文件,目標就是建立健全數據基礎制度體系,創造有利于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的制度體系,不斷增強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眹覕祿终吆鸵巹澦矩撠熑藱桄急硎荆壳埃黜椢募诩涌焱晟浦。將按照成熟一項、發布一項的原則,推動文件出臺,為釋放數據要素潛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欒婕進一步指出,將注重解決實踐難題,提供具體明確可落地的規則指引。針對社會各界對數據產權歸屬認定的期待,國家數據局面向全國廣泛征集數據產權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深入研究、問計基層,細化數據持有權、使用權、經營權,為數據的供給、流通、使用提供制度保障。
堅持促進流通使用,助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和促進高質量發展。當前,各方普遍認為,數據要素市場還處于“做大蛋糕”階段,數據流通交易的規模、效率、規則均有待提升。從培育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出發,要著力構建數據流通交易體系,確定數據流通交易發展的目標等。從收益分配制度建設方面,更聚焦激勵機制建設,發揮價格形成機制作用,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加強試點探索,確保政策制度來源于實踐又能有效指導實踐。數據領域發展變化快、創新快,政策制度往往滯后于實踐,為此,國家數據局將對看得清的明確部署,對尚未形成共識的以試點形式探索推進。并在總結試點探索、行業實踐基礎上,固化形成制度。
此外,堅持守好安全底線,堅決維護國家安全,保護個人信息和商業秘密。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探索新型安全治理機制,將安全貫穿數據供給、流通、使用全過程。
建立健全數據基礎制度是關鍵
劉烈宏表示,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推進數據要素暢通流動、高效配置,有利于更好發揮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優化組合其他生產要素,實現要素創新性配置的作用,催生新產業(64.930, -2.42, -3.59%)、新模式、新動能,促進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利于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豐富應用場景和海量數據(10.400, 0.03, 0.29%)(維權)資源的優勢,促進數據科技創新能力提高,提升數字時代的國家競爭新優勢;有利于加快數字化賦能,促進經濟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有利于改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
“下一步,將堅持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主線,完善數據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培育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促進數據要素開發利用。”劉烈宏說。
具體來看,要建立健全數據基礎制度。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加強頂層設計、總體謀劃,抓好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政策制定,加快構建適應數據要素特征、符合市場規律、契合發展需要的基礎制度。要推進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數據基礎設施等建設,將支持地方開展試點探索,打造數據“冷鏈”。要破除數據開發利用的瓶頸制約。聚焦解決供數、用數中的合規顧慮,持續探索公共數據、企業數據開發利用新路徑,著力推進“數據要素×”行動,挖掘和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同時,要做強做大數據產業。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培育壯大數據企業,完善數據流通交易服務生態,打造競爭有序、繁榮活躍的數據產業。要加強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務實開展互惠互利的數字經濟合作,加強合作平臺建設,積極參與數據治理規則制定,建立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國家數據局提出的諸多措施中,建立健全數據基礎制度是一項緊急且重要的任務。數據基礎制度是數據市場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涉及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和安全治理等核心問題。沒有完善的基礎制度作為支撐,數據市場將難以實現高效、公平和安全的運行。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進一步指出,建立健全數據基礎制度不僅是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前提和保障,還是解決當前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過程中卡點堵點的關鍵所在,如數據產權不明確、數據流通交易機制不健全等。并且,也為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