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易歡)關于5G,一直都有兩種聲音,有叫好的有唱衰的。或許是在商用之初,聲音過于洪亮,大家期待值太高,所以當5G真的飛進尋常百姓家的那一刻,大家反倒沒有感受到彼時網絡上鋪天蓋地花式夸的那種快感,但使用過的用戶也真實的體驗了一把“嗖”一樣的網速。
如今,5G已經不知不覺間商用五周年,不黑不吹的說,雖然沒有神乎其神,但也實實在在的在各行各業以及工作生活中顯露出一些含金量。這五年來,中國5G建設走得快而穩,不僅在世界范圍內實現了超越引領,也讓人們可以在萬米高空接入網絡,在水陸港口遠程操控機械,在大型礦區執行自動巡檢,在偏遠山村連接大城市醫院專家遠程會診......
5G的數量、網速的數字等信息在眾多應用的場景中更加的具象化。筆者在過去的一年也大量的在各個地區和城市探營走訪,實地打卡智慧旅游、智慧海洋、數字鄉村、智慧電網等場景的覆蓋質量和創新應用,真實的感受到5G商用至今,為各行各業帶來的“數字”跨越和城市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這些數字,真的絕了
進入5G時代以來,基站數量,用戶數量不斷出現在我們看到的報道里,或許用戶感知并不那么明確,但這些數字也確實說明了5G的建設成果斐然,并且已經在各行各業得到了應用。
5G商用五年來,中國5G站點數、用戶數一直領先全球。據統計,截至2024年4月,全國已建成374.8萬個5G基站,在全球5G基站中的占比為2/3;中國5G電話用戶規模達8.89億戶,在全球5G用戶中的占比超過52%。此外,中國5G套餐用戶總數正式突破14億大關,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15.4億戶。
不僅如此,5G應用已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重點71個,5G商業化項目超9.4萬個,大型工業企業滲透率超37%,5G物聯網終端連接數從30多萬個提升至3000多萬,實現超萬家企業的商用部署,在工業、采礦、電力、港口、醫療等行業實現解決方案級規模復制,在水利、海洋、建筑等新興領域加速推進。
這其中,三大運營商圍繞5G行業應用的發展做了大量工作。中國移動開發的5G行業應用方案覆蓋了全部工業門類,累計落地商業化項目3.3萬個。中國聯通打造了3萬多個5G行業應用項目,在工業互聯網、數字政府、車聯網等重點領域形成相對優勢。中國電信則在高清視頻、數采數控、無人巡檢、雙域切換等5G應用場景收獲頗豐,落地超過3.1萬個5G行業應用項目。
在地域上,5G應用已經覆蓋全國3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并實現全國300多個地級市的全覆蓋;在應用主體方面,5G行業應用企事業單位數量近30000家,僅第六屆“綻放杯”參賽單位就達到16000余家,涉及企業、科研院所、行業協會、政府機構等企事業單位。
毫無疑問,無論是技術、產品研發還是網絡建設、商用發展,5G時代的中國移動通信事業已經走在了世界最前沿,以上這些數字正是5G建設成果的一些證明。而5G能有這些成績不僅得益于政策的支持、也有運營商及華為在內的設備制造商的共同努力,最起碼,5G時代,中國已經走到引領階段。
試過了,5G真的很香
剛剛也提到了5G已經滲透在各行各業,事實上,確實如此。對于普通大眾而言,文旅、直播、打游戲等絕對是能夠真實感受5G網速水平的最佳場景之一。在全國300多個地級市,我們游玩時都能體驗5G在景區絲滑上網的順暢。筆者跟隨華為走訪多個城市的景點,在人流量達百萬次的密集區域也都現場實測了其速率,并親身感受了5G下載、看視頻或者直播帶來了流暢感,該說不說,5G網速真的挺香。
當然,這是對于普通用戶而言,實際上5G的大作用更多的會跟各行各業的場景結合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比如,在智慧交通領域以8D魔都重慶為例,重慶立交橋縱橫交錯,道路變化多,導航不準一直是難題。重慶市解放碑地下環島總長度7.5公里,位于地下20至60米深處,包括上、中、下三層隧道群和超小半徑螺旋形隧道,串聯近30個地下車庫2.3萬個車位,并配套紅綠燈、載車電梯等交通設施,構造非常復雜,市民駕車通行中很容易迷路。
重慶移動率先在重慶解放碑地下環道落地“5G+北斗”室內導航系統,通過在環道內部署衛星定位設備,實現動態3—5厘米、靜態精度5—8毫米的高精度定位,導航定位精度與可靠性顯著提高,動態內符合精度置信度達到95%。填補了國內地下隧道無衛星導航的技術空白,有效解決隧道內定位導航和車流監測等問題,讓市民出行更加便捷、省時、安全。
在智慧城市、鄉村領域,以深圳獨特的城中村為例,承載了約60%的常駐人口,但是城中村樓宇密集,無線網絡部署困難,城中村居民、外賣小哥的用網感知不好。傳統居民區5G網絡覆蓋方案以大功率RRU無源射燈天線拉遠為主,工程部署復雜、上下行體驗差。針對5G城中村網絡覆蓋短板,深圳移動聯合華為在深圳市福田村開展5G城中村場景化建網專項行動,通過部署5G創新桿微站方案,實現下行體驗提升1.4倍,上行體驗提升2.1倍,有效提升了城中村居民的5G用網體驗與生活品質,滿足用戶5G新直播,新通話、新視頻等泛在千兆5G用網的需求。
在智能電網領域,以山東電網為例,其在規模化應用過程中,存在電力終端成本高,電力業務基于大網不滿足電力安全隔離、可靠可控要求,點位評估人工效率低,切片能力不可視等挑戰。在此背景下,使用硬切片和RedCap結合的解決方案實現5G+電力應用綜合成本最優化,促進省域業務快速規模部署。中國聯通攜手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華為、國網南瑞在濟南萊蕪完成了首個省域電力5G專網的RedCap商用部署,助力5G應用輕裝上陣。
此外,在制造、教育、醫療、環保等眾多領域,5G不僅僅局限于用戶數、基站數的增多,而是實實在在在千行百業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當然,筆者體驗過的這些也只是5G在數字中國建設場景中的冰山一角,在眾多筆者還沒涉足的地區以及領域還有更多值得探尋的5G帶的時代的數字化足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