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2024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5G-A建設與應用創新發展論壇及5G RedCap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浙江省寧波市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孫姬,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聞庫,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等出席論壇。論壇現場,中國聯通網絡通信科學家王常玲、聯通數科物聯網事業部CTO李凱分別發表題為《創新與實踐打造5G-A新質生產力》《RedCap物聯數智引擎助力產業新啟航》的演講。

創新與實踐打造5G-A新質生產力
今年是5G正式商用的第五個年頭,5G發展已進入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隨著5G網絡的不斷成熟完善和5G應用的不斷深化,各行各業對5G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在此背景下,5G-Advanced(以下簡稱5G-A)成為產業界的關注熱點,5G-A將提供跨代級通信能力,支撐十萬億級產業空間,從萬物互聯走向萬物智聯。
近年來,中國聯通的聯網通信、算網數智兩類主營業務協調發展,網絡能力持續增強,算力供給持續豐富。中國聯通積極推動5G-A的組網試點、樣板建設,積極開展技術研究與產業推進,形成了全方位的業務應用示范,推動5G-A技術從標準走向商用。
5G-A通感一體,激發全域感知新價值。5G-A通感一體技術是一種集成了5G通信和感知功能的技術。該技術賦能5G網絡不僅能夠提供高速數據傳輸和低延遲通信,還可以通過基站天線陣列實現雷達感知的功能,感知環境中的各種物體,從而實現更加豐富的感知監測能力。
中國聯通打造具備運營商核心能力的5G-A通感一體基站,構建以通感一體數據為主,多源異構數據融合的感知、解算數據層,研發人員、車輛、環境、設備、無人機等感知監測算法,打造中國聯通通感一體業務系統集成平臺及園區安全感知監測平臺,實現面向低空經濟、海洋經濟、交通管理、礦山管理、園區安全等場景的智能監測及安全管控。由江蘇聯通、聯通數科、華為公司聯合承建的南京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建成了全國首個規模應用的5G低空智聯網,成功打造長江特色應用標桿示范,5G-A通感一體利用已有通信基站資源,完善試驗區對“低慢小”目標的主動發現能力,為低空監管部門提供更全面有效的監管手段,與飛手培訓學校聯合探索對學員訓練飛行軌跡的評估,提升教培效率。
5G-A移動智聯,打造千億物聯新空間。移動物聯是5G-A的重要場景,也是實現5G千億連接的關鍵技術。5G-A移動物聯主要包括無源物聯網和RedCap(輕量化)兩大技術。
無源物聯是利用環境能量采集技術,將周圍可利用的信號與能量轉化為可驅動自身電路的電能,同時利用以反向散射為核心的通信模式,完全不依賴傳統電池供電,能夠很好地解決低功耗物聯網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問題,是下一代物聯網發展的關鍵技術。
中國聯通打造具備運營商核心能力的A/B/C各類無源標簽設備、傳感系統、連接與設備管理統一中間件和標簽應用管理系統,實現無源物聯“端-網-業”的全覆蓋產品體系架構,為5G-A無源物聯產業的全面發展貢獻了聯通力量。上海聯通、聯通數科、華為公司攜手上海寶武歐冶金服,試點無源物聯在金融質押、在庫監管場景下的創新應用,助力寶武歐冶金服實現大宗質押商品智能化、精準化安全管理。
RedCap物聯數智引擎助力產業新啟航
5G商用以來,其模組、終端仍存在價格高、功耗大、規模化應用難等問題。3GPP R17版本定義了5G RedCap技術,通過減少終端帶寬、收發天線數量、降低調制階數等方式,從而大幅降低終端成本和功耗。
中國聯通緊跟5G技術演進趨勢,發布行業首款RedCap通用模組,實現模組成本優化、低功耗、端網融合等核心技術優勢,同時基于5G OPENLAB實驗室先進的RedCap端到端測試開發環境,結合產業鏈優質合作伙伴的資源稟賦,率先完成雁飛5G RedCap通用模組研發,針對低速細分場景持續迭代RedCap模組型號,實現模組成本優化,高集成、低功耗等技術優勢,為產業規模化發展奠定基礎。在商業應用方面,中國聯通攜手天津海油、天津華電、山西華陽、山東思極、江蘇友達、浙江大華等行業頭部客戶,在裝備制造、電力能源、倉儲物流、視頻監控等八大行業場景的核心業務環節實現了RedCap技術的全國首發商用,為RedCap的行業應用樹立了示范標桿,有效推動了5G與垂直行業的融合創新、走深走實。
5G-A包括了新能力、新場景和新頻譜等多方面數十項技術特性,涵蓋了通感融合網、移動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及消費互聯網等多種業務場景。2024年作為5G-A的商用元年,中國聯通將繼續加強與合作伙伴的協作,深化賦能數智社會轉型,持續滿足行業市場更多場景、更高標準的使用需求,提升5G-A業務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