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下午,“2024年·云網智聯”大會確定性網絡/時延敏感網絡分論壇在京成功舉辦。本次論壇以“算力時代下的確定性網絡”為主題,邀請了來自產業界的多位專家,圍繞著支撐算網融合、算力互聯和IP業務網的確定性網絡、廣域RDMA和5G+TSN測評等技術議題開展研討。論壇凝聚行業共識,推動技術創新,為確定性網絡技術標準和產業應用發展提供合作交流平臺,共同構建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要素。

本次論壇由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光網絡技術與應用研究部主任李芳主持,首先來自三大運營商的知名專家分享了對確定性網絡技術發展和應用實踐的思考。中國移動研究院未來網絡實驗室副主任劉鵬介紹了算網一體確定性的內涵與架構,探討了確定性網絡技術發展方向,分享了中國移動在數據快遞等典型業務的實踐進展和標準化情況;來自中國電信研究院網絡技術研究所的黃燦燦副總監探討了基于時空確定性的IP業務網整體架構,介紹了IP業務網在中國電信超算快線業務方面的實踐案例;中國聯通研究院下一代互聯網研究部首席研究員龐冉博士從運營商網絡演進視角出發,分析了典型確定性需求場景,分享了面向確定性帶寬、時延、抖動、丟包的技術發展方向和實踐進展。
結合技術演進與評測進展,華為技術有限公司SPN架構師薛偉分析了智算廣域網面臨的挑戰,強調了RDMA對網絡確定性、低時延、無損需求是AI大模型訓練的基礎要求,提出了基于MTN和fgMTN多級切片的SPN智算承載廣域網方案。中興通迅未來網絡預研架構師付華楷探討了算力互聯網發展趨勢及需求,分析廣域算力互聯性能的關鍵因素,分享了中興通訊增強確定性EDN樣機研發實踐與試驗驗證成果;是德科技網絡業務部技術經理楊益鋒分享了5G+TSN和高精度時間同步測試的全套解決方案。
面向5G-A和算力融合承載需求,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主任工程師趙俊峰分析了智算中心內、智算中心互聯和5G-A確定性體驗保障的典型場景和需求,探討了面向智算互聯的廣域 RDMA技術發展與挑戰,并結合中國信通院已開展的實驗室仿真和現網試點測試數據,給出了廣域RDMA確定性承載需求特性與網絡邊界指標。來自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裘炅副教授分享了以需求量化為導向、以風險防控為范式的需求熵大模型及其對確定性網絡體系的實踐思考,探索性的提出了確定性與大模型相結合的新型智能網絡。
與會專家們通過進展成果分享和技術觀點碰撞,研討了確定性承載、廣域RDMA和5G+TSN測評等方面的技術標準和試點進展,有利于協同推動確定性網絡的技術創新和應用實踐,共同助力我國信息通信網絡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