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華為ICT大賽2023-2024中國創新賽總決賽在廈門舉行,來自31所高校的50支隊伍相聚廈門大學(翔安校區),通過現場“演示+答辯”的方式進行總決賽大比拼。本次中國創新賽總決賽由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指導,并首次與高校聯合舉辦,是華為推動校企合作,助力高校ICT人才培養的又一創新性實踐。
本屆大賽為第八屆華為ICT大賽,大賽分為實踐賽和創新賽,其中創新賽主要考察學生對AI等ICT技術的綜合應用和創新能力。學生需從行業場景或生活真實需求入手,采用人工智能+鴻蒙、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實現一個具有社會效益和商業價值的解決方案并設計出功能相對完備的作品。本屆華為ICT大賽中國創新賽吸引了全國130所高校的467支隊伍近1400名學生報名參賽,經過初賽選拔,最終50支隊伍入圍中國總決賽。

華為ICT大賽2023-2024中國創新賽總決賽現場
本次總決賽對比賽方式進行了創新,首次采用現場“演示+答辯”方式進行。比賽現場,參賽隊伍按照主要使用的ICT技術進行分組比拼,評委通過現場巡館,考察作品的創新性、系統復雜性/技術復合性、社會效益、功能完備性,并綜合參賽隊伍的答辯表現進行評分,最終評選出特、一、二、三等獎,其中排名前12的隊伍將入圍今年5月在深圳舉辦的全球總決賽,比賽成績將于3月31日在華為ICT大賽2023-2024中國總決賽頒獎典禮上揭曉。
本次總決賽參賽作品豐富,參賽隊伍通過所學華為ICT技術,結合電力、交通、物流、醫療、環境、能源、農業、文化等行業痛點,解鎖更多個性化應用新場景,例如智慧農業巡檢機器人、壁畫修復與生成模型、清潔能源發電預測管理系統、聾啞人手語翻譯系統、留守兒童學習陪伴助手等。作品將創新性與社會效益充分融合,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廈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方穎代表大賽聯合舉辦單位現場致歡迎辭,他表示:“舉辦高水平科創競賽是推動‘新工科’高質量人才培養的有力措施,是提高師生創新能力和檢閱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廈門大學與華為長期保持密切聯系,此次共同舉辦大賽,是創新校企合作的有益嘗試,也讓雙方的合作再次邁上新臺階。”

廈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方穎現場致歡迎辭
教育部高校計算機類專業教指委副主任傅育熙擔任本屆創新賽總決賽評委組組長,他代表評委組致辭表示:華為ICT大賽是一個在信息技術領域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大賽,在場的各高校參賽代表隊能脫穎而出,代表你們作品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獲得認可。評審組將秉持公平公正原則,以評審標準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評選出優秀作品,推動技術創新。

教育部高校計算機類專業教指委副主任傅育熙代表評委組致辭
創新賽同期舉辦了ICT之光嘉年華活動,邀請廈門大學學生及媒體參觀創新賽作品展區,與參賽隊伍現場進行ICT技術交流,并通過形式多樣的互動游戲、票選活動,體驗ICT技術創新魅力。
作為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榜單項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技能學院的關鍵伙伴旗艦項目,華為ICT大賽圍繞實踐賽、創新賽兩大賽事,配套專業完善的課程和資源,通過國家賽(中國省賽)、區域賽(中國國賽)、全球總決賽三級比拼賽制,持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拼搏精神,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加速創新型與應用型人才培養,助推科技和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