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區農業資源豐富,卻常因傳統生產模式的束縛和信息流通不暢而受限。中國移動廣西桂林分公司積極搭建農業信息化平臺,為農業發展架起了一座通向現代化的橋梁。
廣西桂林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這個有著壯、瑤、苗等少數民族的自然村落,如今已是名副其實的鄉村振興“網紅村”。在毛竹山村的葡萄園,中國移動廣西桂林分公司通過 5G 技術、數字化手段,打造了5G 智慧農業系統數字化平臺,對葡萄生長過程中的氣溫、土質、病蟲狀況及作物生長情況等關鍵指標進行實時監測。通過“千里眼”等智慧監測設備,農戶能夠遠程掌握葡萄園動態,及時組織農事活動,技術專家也能依據數據為農戶提供精準的種植決策,人均收入較之前提升 1.2 萬元。
在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自紀念園開園以來,這里迎接了全國各地游客近900萬人次參觀學習。”全州紅軍長征湘江戰役文化保護傳承中心主任周運良說,他們依托中國移動廣西桂林分公司5G及VR技術打造了“云游”場館,實現720度全景展示,包括展廳漫游、虛擬講解、音視頻資料等多項內容。游客除了到場參觀,在家也可通過網絡看展。數字賦能文旅推動紅色旅游快速發展,2023年全州縣接待游客718.3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5.79億元,分別增長42.29%、40.01%。
在全州縣社會綜合治理服務中心,中國移動廣西桂林分公司為全州縣打造了融指揮調度、綜合治理、鄉村振興等六大功能模塊的社會治理平臺,治理內容涉及應急、林業、水利等。同時,利用“黨建+網格+大數據”管理模式,實現縣、鄉(鎮)、村可視化信息化管理,并設置“百姓通”隨手拍反饋事件功能。群眾隨手拍、網格員馬上辦、全平臺持續督,去年以來,全州縣通過這套系統,累計解決986個群眾訴求,大大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
在桂林市北部的龍勝,中國移動廣西桂林分公司積極運用5G、物聯網和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打造龍勝羅漢果大腦全生命周期溯源系統平臺,這一標準化、精準的羅漢果種植與溯源體系,實現羅漢果全產業鏈的數據可視化和質量可追溯,為農戶、企業和政府提供科學決策支持。
通過在龍勝羅漢果主產區建設苗情監控、微型氣象站、智能蟲情燈、土壤墑情等物聯網傳感器,對羅漢果長勢、生長環境進行實時監控,可以為羅漢果全產業鏈溯源提供準確的種植數據和歷史檔案。農戶可以登錄小程序使用農技咨詢、農事管理、物聯網監控等功能,實時查看羅漢果生長數據,并了解氣象預警、種植指導等決策建議信息,通過技術手段提高農事管理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更好地進行種植和管理。
有了科技賦能的羅漢果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目前,龍勝縣羅漢果的種植面積突破6萬畝,直接帶動450人就業,羅漢果加工產能由原來每年不到800萬枚增至2.2億枚,帶動5000多戶農戶種植羅漢果,實現戶均羅漢果收入2萬元以上。接下來,中國移動廣西桂林分公司將積極拓展“龍脊源耕溯源信息化平臺”的覆蓋范圍,應用至其他農作物的智能管理領域,開發更多數字服務應用,助力鄉村振興深入實施。(徐先麗 吳鈞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