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原創(高靖宇/文)2024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正步入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隨著新一輪換機周期的到來,市場呈現出積極的增長態勢。這一年,不僅見證了國產品牌在高端旗艦手機領域的持續壯大,也迎來了AI、折疊屏、5G等關鍵技術的顯著進步。這些技術的革新不僅改變了手機的功能和形態,更對用戶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文旨在分析2024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整體發展動態,并從硬件創新、AI驅動、生態協同等多角度探討智能手機的最新發展趨勢,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面、深入的行業洞察。

發展現狀:從中國手機廠商引領市場轉型看行業未來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在經歷了幾年的低迷之后,在2024年迎來復蘇的曙光。根據最新的市場研究報告,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在2024年強勁反彈,手機出貨量將增長6.2%至12.4億部,其中安卓機出貨量同比增長7.6%,中國手機廠商的崛起無疑成為市場復蘇的關鍵推動力。過去幾年里,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面臨著競爭激烈、創新瓶頸和需求加劇等嚴峻挑戰,但中國廠商憑借技術創新、品牌影響力以及全球化布局,成功引領了市場的復蘇。這一趨勢不僅體現了中國手機廠商在全球市場的表現的雄心,也為未來的手機發展方向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中國手機廠商最為顯著的優勢之一,就是在技術創新上的持續投入,不僅在硬件上進行創新,更在軟件和生態建設上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AI技術的引入也是中國手機廠商的一大亮點。從AI影像到智能助手,再到自動化場景推薦,AI正在成為智能手機的一項核心功能。中國廠商通過自主研發或合作創新,將AI技術前沿運用到手機產品中,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
盡管中國手機廠商在全球市場上表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但智能手機市場仍然面臨著爆發性挑戰。首先是技術創新的持續性問題。隨著5G的普及,智能手機的硬件差異化日益加劇難以拉開,廠商們需要尋找新的創新點,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折疊屏等前沿技術上加大投入。其次是高端市場的競爭,蘋果依然在爭奪全球手機市場的領導地位。數據顯示,蘋果在全球高端手機市場的占比持續攀升,尤其是在歐美市場,iPhone系列仍然是消費者的首選。而中國廠商雖然通過推出如華為Mate、榮耀Magic系列、OPPO Find X系列、vivoX系列等高端產品,在部分市場獲得了成功,但要徹底撼動蘋果的地位仍面臨巨大挑戰。
總體而言,中國手機廠商正在成為全球市場復蘇的關鍵力量。在技術創新和全球化布局的雙輪驅動下,不斷推動全球手機產業的變革和升級。雖然未來市場仍面臨激烈的競爭等挑戰,但中國廠商憑借自身的優勢和不斷創新的精神,必將繼續引領手機行業的發展潮流。隨著市場的進一步成熟和消費者需求的認可,手機產業也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趨勢,值得期待。
趨勢一:硬件創新 從性能瞄準到差異化體驗
過去十年,智能手機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集中在處理器性能、屏幕顯示、拍照能力等硬件指標上。以高通驍龍、蘋果A系列芯片為代表的移動處理器不斷突破工藝極限,實現了計算性能的指數級增長。然而,隨著硬件性能的逐漸收斂,消費者對“更快的處理器”的需求逐漸下降,廠商開始轉向差異化體驗領域。
1、手機護眼技術升級,高頻PWM+AI智能調光成新寵
眾所周知,長時間使用手機,其手機屏亮度、輻射刺激會對人們的用眼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消費者對手機護眼屏幕日益關注,已經成為選購手機時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2024年,手機護眼屏幕技術迎來新一輪的革新,高頻PWM調光技術、全局DC調光技術、低藍光技術以及AI智能調光將成為手機護眼屏幕的重要發展方向,為用戶帶來更加舒適、健康的視覺體驗。
目前,高頻PWM調光技術在2024年得到更廣泛的應用,這一技術通過提高調光頻率,有效減少屏幕閃爍,從而減輕用戶的視覺疲勞。同時,全局DC調光技術也將在更多手機上得到應用,確保手機在低亮度下也能保持無頻閃的舒適視覺。此外,低藍光技術作為護眼屏幕的核心之一,將繼續得到優化和升級,以減少屏幕發出的有害藍光,更好地保護用戶視力。值得一提的是,結合AI技術的智能調光功能也將成為新趨勢,手機能夠根據環境光線自動調節屏幕亮度,為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護眼方案。
2、手機衛星通信加速發展
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手機直連衛星技術有望在應急通信、偏遠地區通信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手機頭部企業如華為、OPPO、vivo、榮耀等都在積極布局手機衛星通信市場,通過研發新型衛星通信技術和優化衛星網絡布局,推動手機直連衛星技術的商業化進程。預計未來幾年,手機衛星通信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技術將不斷優化,應用場景將進一步拓展。
目前,業界正在研究和推進“星地融合”技術的發展,未來,基站功能和衛星功能將會融合,通信網絡的覆蓋范圍將不受限,不僅能提供語音、短信,還能為用戶提供高速上網服務。屆時,人們能真正全天時、全天域通信,實現“連接將無處不在”的未來。
3、手機快充再迎突破 邁入分鐘時代
如今,“快充”早已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在電池技術難有突破的情況下,高功率快充就成為提升續航的最佳解決方案。目前,65W已經成為手機快充功率的主流,還有很多旗艦手機都已經支持100W以上的超級快充,手機廠商realme已經開始嘗試探索320瓦的快速充電技術,實測樣機4分鐘充滿滿電。這就是高功率快充帶來的極致體驗,隨著頭部手機廠商相繼入局,大功率快充技術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趨勢二:折疊屏手機要做直板旗艦的“平替”
折疊屏手機作為智能手機領域的新貴,早已從“概念嘗鮮產品”轉變為“趨勢產品”,被視為智能手機發展的下一個形態。2024年,隨著頭部廠商們紛紛加大投入,折疊屏手機更是一路狂奔。數據顯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保持三位數同比增長幅度,出貨量達到257萬臺。機構預計,2025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8000萬臺。
雖然屢創新高,但折疊屏手機在整個手機市場依然屬于小眾類別,滲透率不足2%。如何讓折疊屏手機真正跨過普及門檻,從少數人的玩物變為大眾的日常掌中寶,則需要一場從內到外的華麗蛻變。2024年,折疊屏手機技術創新聚焦向直板旗艦靠攏,特別是在輕薄化、耐用性以及交互體驗這三個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輕薄化方面,折疊屏手機通過材料創新和設計優化,實現了更加輕盈便攜的機身。例如,榮耀Magic V3采用全新魯班架構,應用19種創新材料及114種微型結構,最終實現了9.2mm的輕薄紀錄,進一步挑戰折疊屏輕薄上限。
在耐用性方面,折疊屏手機通過改進鉸鏈設計、采用更先進的屏幕材料等措施,顯著提升了手機的耐用性。例如,vivo X Fold3系列的內部鉸鏈采用了業界最輕的碳纖維龍骨鉸鏈,不僅重量更輕,同時也更加堅固,可承受高達50萬次折疊壓力。
在交互體驗方面,折疊屏手機通過優化軟件設計、引入AI技術等方式,為用戶提供了更加流暢、智能的交互體驗。此外,華為探索推出首款三折疊手機,三折狀態下,手機屏幕可達到10.2英寸屏幕。三折疊屏手機也帶來了新的交互方式,例如:可以一折滿足日常快速操作,比如打電話等;二折可以實現高效處理多種信息;三折的大屏體驗可以當作平板。
2024年,折疊屏手機在輕薄化、耐用性以及交互體驗這三個方面的技術創新,不僅提升了手機的整體性能,也為用戶帶來了更加便捷、智能的使用體驗。這些創新趨勢的持續發展,將推動折疊屏手機市場進一步擴大,成為未來智能手機市場的重要發展方向。
趨勢三:AI手機再進化 智能體進駐手機
曾幾何時,手機的“智能”主要體現在系統應用上,但這一切正隨著“手機智能體”(AI Agent)到來發生變化。
進入十月后,國產主流手機品牌的旗艦新品扎堆發布,并無一例外地將AI智能體技術引入手機,從vivo的“PhoneGPT”,到OPPO的“AIOS”,再到榮耀的“AI智能體”和華為的鴻蒙原生智能,手機智能體正在成為手機市場的新賽點,嘗試在AI技術與手機融合的迭代上搶占先機。
手機智能體,簡單來說,就是能夠在用戶的指令下自主操作手機系統,甚至執行跨應用任務。隨著智能體在階段性的逐步落地,智能手機從過去的靜態工具逐漸轉變為主動反應的動態助手。在國內手機廠商發布的最新操作系統中,智能體應用給出了更加具體的展示。
vivo推出的PhoneGPT,它不僅能夠識別手機界面內容,還能在復雜的場景中自動完成訂餐、訂票等任務。這樣的功能大大解放了用戶的時間,使得操作手機成為可能變得更加高效。
OPPO 的ColorOS 15通過引入系統級的AI交互,擁有強大的屏幕內容識別與指令處理能力。例如,在小紅書中看到心儀的旅游攻略,用戶只需喚出小布,發送“制定旅游攻略”的指令,小布便能識別屏幕內容,一鍵生成旅游路線,將原本繁瑣的操作簡化至極。
榮耀最新旗艦手機榮耀Magic7系列上搭載個人化全場景AI操作系統MagicOS 9.0,用戶只需要簡單一句話對榮耀語音助手YoYo發出語音指令,它就可以自動檢查支付寶和微信的自動續費項目,一鍵關閉自動續費。
華為原生鴻蒙HarmonyOS NEXT 也帶來了智能體使用場景:例如整合了大模型能力的智能助手小藝,從原本的語音交互助手,進化成為了近兩年更流行的多模態大模型。結合屏幕中的內容,識別當前用戶所處場景以及對話上下文,在端側進行用戶意圖的識別。
未來AI手機下一步將如何演進?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報告,終端智能化水平目前分為L1-L5五個等級,不同等級對應人、終端不同的角色定位,智能化等級越高,終端在任務完成過程中的自主參與度越高,人的參與度越低。如同自動駕駛等級,不同等級代表AI能力的差異。
可以看到,L1級(智能響應級)和L2級(智能輔助級)具備一定的智能化,可以基于用戶偏好完成單類型任務。到了L3級(智能助理級)以及L4(智能協同級),則逐步從感知識別復雜意圖到識別潛在意圖。而L5級(自主智能級)則具備全面的智能化,基于全場景進行自主規劃完成全類型任務。目前,手機廠商的智能體基本在L3級別,而從L3級別升級到L4級別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手機智能體的引入,讓手機廠商在傳統的硬件競爭之外找到新的突破口。從工具到外腦,智能體將帶動手機成為用戶生活中的核心終端,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場景的拓展,手機智能本體的能力將進一步釋放,為用戶提供更豐富、個性化的服務體驗。
趨勢四:構建統一生態 讓萬物皆可聯
2024年,手機跨平臺跨終端協同發展的趨勢將步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手機已經不再是單一的通信工具,而是逐步演變成為連接各種智能終端的核心樞紐。得益于物聯網、人工智能以及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的迅猛發展,手機與其他智能設備之間的界限正變得越來越模糊,跨平臺、跨終端的協同工作已成為大勢所趨。
華為鴻蒙、榮耀MagicOS、vivo OriginOS、OPPO ColorOS、小米澎湃OS等,它們通過構建統一的生態系統和平臺,實現了手機與電視、汽車、智能家居乃至更多智能設備的無縫連接與高效協同。這種協同不僅極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使得信息和服務能夠在不同設備間自由流轉,還為相關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增長動力。
跨平臺跨終端協同不僅提升了用戶體驗,也為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動力。例如,智能家居產品普及率及用戶粘性穩步提升,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增長,移動辦公成為職場人士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未來,隨著5G、AI、云計算技術的普及,手機跨平臺跨終端協同的能力將進一步提升,它將為用戶帶來更加便捷、智能、全面的服務體驗,同時也為行業帶來新的機遇。
總體來看,中國手機廠商正在成為全球市場復蘇的關鍵力量。在技術創新和全球化布局的雙輪驅動下,不斷推動全球手機產業的變革和升級。雖然未來市場仍面臨激烈的競爭,但中國廠商憑借自身的優勢和不斷創新的精神,必將繼續引領手機行業的發展潮流。隨著5G、AI等前沿技術的突破,以及萬物互聯生態圈的不斷壯大,手機產業也將迎來一個充滿機遇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