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绷菀苿咏Y合實際,在做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題”上下功夫,進一步以“數”賦能,推動文旅產業數字化轉型、澎湃文化發展新動能。
以“數”引流,讓非遺傳承“熱起來”
廣西柳州是多民族聚集地區,多民族共融共生的環境孕育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吸引了大批人群的關注。為讓非遺“動態”傳承,柳州移動結合地域特色,探索“非遺傳統+紅色文化”脈絡,利用5G直播技術,全方位展示中國·融水十三坡盛大坡會活動、融水苗族自治縣紅水鄉良雙村鬧魚節、二月二三江梅林侗族大歌節等非遺項目,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觀看手機直播,重溫非遺背后的歷史故事、民俗傳說,享受侗族大歌、笙歌踩堂、祭祀鬧魚、“笙超”比響、“村BA”籃球賽、斗馬賽馬、蘆笙舞邀請賽等非遺文化魅力,促進民心相通,增進文化共鳴,為地方經濟注入新活力。
以“數”聚流,讓文化場館“動起來”
數字時代,如何用數字化技術賦能文化發展,讓文化場館“動起來”、文物“活起來”,柳州移動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今年以來,柳州移動黨委加強了5G賦能紅色文化工作謀劃,聯合中共柳州歷史陳列館,持續推進5G/VR等信息化產品的系統性、創新性應用,將VR黨建項目從線下拓展到線上,觀眾通過線上瀏覽,身臨其境地感受那段崢嶸歲月,真正實現了足不出戶也能深刻體驗紅色歷史的跨越式在線參觀新感知。同時,與柳州博物館深度合作,將當地的黨史故事、歷史文物、優秀傳統文化與“一宗師”“一臺車”“一碗粉”等城市名片相結合,通過視頻拍攝、5G直播、館長講解、漫畫展示,打造“走近柳柳州”“老兵講故事”“博學無境·潮玩61”“悅中華文明 賞青銅之美”等項目,構建“集團-區公司-市公司”視頻號、抖音號直播矩陣,增加歷史文化傳播效率,累計曝光超10萬人次,覆蓋9.3萬人。
以“數”駐流,讓網紅城市“火起來”
為加快構建文化產業新業態,柳州移動以“黨建鏈+服務鏈”升級文旅融合,助力地方旅游文體經濟蓬勃發展。一方面,聚焦熱門景區網絡能力提升,組建“5G+保障”黨員突擊隊,開展“信號升格”專項行動,持續做好白蓮洞、大龍潭、柳侯祠、東門城樓等文化遺址的網絡保障工作,針對性的開展精準優化及擴容,調整基站參數和小區配置,降低網絡擁塞和干擾,提高網絡性能,確保600多萬游客能夠享受到便捷的購票、支付、視頻、互動體驗等各類移動業務,有效提升了游客的游覽體驗。另一方面,打造以柳州市、區縣42個景區為建設主體的視頻監控系統,實現景區內文物保護區、危險區、出入口及周邊地區等重點區域的實時監控,讓旅游景區的安全管理和應急救援“無死角”,持續推動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
科技賦能,文化出圈。接下來,柳州移動將持續發揮技術優勢與能力,推動傳統文化產業轉型升級,以“數”賦能,開辟文化產業新賽道,推動實現文化繁榮、文旅共興。(劉敏 葉揚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