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中央和省委關于科技創新及低空經濟等工作部署精神,近日,浙江聯通攜手國網電力嘉興供電公司、聯通數科基于多扇區5G-Advanced通感一體創新技術,實現了對黑飛無人機的連續覆蓋和準確跟蹤,完成特高壓輸電線路防范無人機入侵應用示范落地。這一技術創新不僅為電力設施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提升電網基礎設施的監測能力,也為未來低空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隨著無人機廣泛應用,黑飛無人機入侵、撞擊重要電力基礎設施引發眾多能源安全事故,電網設施本體安全面臨巨大挑戰,提升電網黑飛防范水平和供電可靠性急需新的技術手段。圍繞電力行業需求痛點,浙江聯通結合5G-Advanced通感一體技術演進特性和大帶寬感知精度優勢,創新提出面向多扇區5G-A規模組網的智慧電網無人機入侵監測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
浙江聯通選取嘉興桐鄉某特高壓輸電線路區域部署5G-A通感一體基站,通過多扇區協同組網,在特高壓輸電線路周圍形成一個精準有效、不間斷的無人機監測網絡,根據線路安全閾值制定出感知網絡電子圍欄,依托聯通數科自研5G-A低空安全監管平臺(AF)實現多扇區無人機經緯度、高度、速度、方向等信息的精準監測和感知顯示,實時監測并跟蹤無人機的飛行軌跡,一旦有無人機進入圍欄區域,監管平臺便立即發出警報并記錄無人機相關信息,防止無人機對特高壓輸電線路造成潛在威脅,也為后續處理提供有效依據。

5G-A通感基站

電子圍欄 復雜軌跡
本次創新示范驗證了5G-A通感一體技術具有很好的準確性、穩定性和規模應用優勢,即便在復雜環境下也能保持較好的無人機感知能力。一是現場實測單站感知最大距離超1km,定位精度小于10米,覆蓋空域高度達300米,調優后虛警率<5%,無人機檢出率>95%;二是率先完成多扇區協同組網的5G-A感知能力驗證,實測無人機按照既定線路飛行(徑向拉遠/菱形軌跡),監測軌跡與無人機實飛軌跡一致,可有效滿足長距輸電線路無人機巡檢的航跡監測、航線保護和黑飛入侵監測等多樣化規模應用需求;三是首次在商用業務場景下使用聯通數科自研數字化低空安全監管平臺,實現無人機精準定位、軌跡跟蹤、3D電子圍欄入侵監測、實時告警推送、空域信息統計、可視化大屏展示等業務能力;四是打造基于5G-A通感+5G MEC+感知AF的專網安全商用架構,本次組網感知AF應用部署在MEC平臺,用戶通過運營商5G物網卡來訪問感知AF平臺,MEC彈性公網IP技術減少公網暴露,實現內部安全組網。
隨著5G-Advanced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多站協同規模商用,運營商利用無處不在的通信基礎設施,即可實現通信與感知一體化,結合公里級的探測距離和分米級感知精度,對電網生產運行環節相關的人、物、環境做到實時、全天候的無縫感知,實現低空飛行監管的可視化、實時化和精準化,有效提升電網基礎設施的安全防御能力。

高壓線路5G-A監測 變電站5G-A監測
未來,浙江聯通將持續聚焦當前業界網絡創新研究熱點,深入開展5G-A通感一體化創新研究,協同生態伙伴以行業內多種類型的感知技術手段為基石,深度融合多類型感知數據,引入AI大模型以及智能算法實現對低空多種類型飛行物的高精度精準監測,全力打造更為完備的、梯次漸進特性的低空安全監測能力體系。同時積極與電力系統、空管系統、警務系統等關鍵領域系統展開緊密協同,致力于構建起覆蓋城市低空安全監測與處置全流程的精細化管理能力架構,激發網絡全域感知新價值,為我國低空經濟建設事業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