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易歡)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專屬“味道”。走在武漢街頭,我們不僅能嗅到充斥在煙火氣里熱干面的濃郁芝麻醬香,還能感觸到武漢散出的獨特文化氣息,黃鶴樓的歷史底蘊、長江大橋的雄偉壯觀、東湖綠道的自然風光……武漢用自己的味道訴說著歷史的滄桑與現代的繁華。如今,這座城市在5G、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助力下,又增加了更多科技韻味。
實際上不止是武漢,整個湖北省都在積極推動實數融合,通過新興技術帶給人們不一樣的城市印象。近年來,湖北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適度超前部署5G、5G-A等信息基礎設施,大力推動“5G+工業互聯網”規模化應用,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加速融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筑牢網絡支撐。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湖北省累計建成5G基站16.38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28個,實現5G網絡“村村通”,全省具備5G-A能力的基站超4.3萬個,5G應用項目超過2500個,“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綜合水平進入全國前五,30個項目入選國家《2023年5G工廠目錄》,排名全國第三;建成國家5G工廠7家,位居全國第二。全省超百所高校完成5G-A網絡部署,荊州美的、東風工廠等50余個5G-A應用項目落地實施。
11月5日—7日,飛象網跟隨工業和信息化部“5G+工業互聯網”賦能新型工業化媒體調研行,在湖北武漢走訪了CSP武漢碼頭、嵐圖、路特斯、大唐互聯、烽火通信、格創東智、長飛光纖光纜等眾多企業,實地探訪了其5G和工業互聯網應用實踐及成效。
應用加速,智能智造照進現實
在武漢市新洲區的武漢中遠海運港口碼頭(簡稱“CSP碼頭”),集裝箱如魔方般堆疊,而在這些色彩斑斕的鋼鐵巨塊間,數輛無人平板車正高效而有序地穿梭作業。它們沿著精心規劃的行駛軌跡,輕松地將卸載完畢的貨箱運往鐵路堆場,準備進行下一程的裝載之旅。這是筆者在CSP碼頭看到的智能化一幕。
“CSP武漢碼頭利用5G+光網、視覺識別+激光雷達融合等技術,實現鐵路自動化裝卸作業。全程規范化的作業保障實效性和安全性的同時,有效提升貨物轉運速度,較人工作業,自動化裝卸技術提升操作效益超20%。率先在內河碼頭落地5G+DCV(無人集卡),并實現常態化運營,無人集卡作業箱量占比已達到50%�!爆F場相關人員介紹稱。
此外,據介紹,CSP武漢碼頭面對傳統港口在安全、效率和環保等方面的痛點,首創“1+5+1”智慧港口建設框架,涵蓋一個數字底盤、五個應用系統和一個智控中心,包含智能生產調度、無人集卡等多個應用場景,并構建了一個高保真、動態更新的港區數字孿生體。同時,CSP武漢碼頭積極探索將5G-A通感技術與AI等技術結合,輔助船舶靠離泊的定位精準性和安全性,不斷深化綠色、低碳、數智技術應用,服務長江中上游鐵水聯運樞紐精益運營。
除了智慧碼頭,汽車智造工廠也是湖北的一大亮點。探營途中,我們參觀了嵐圖的汽車智造工廠。在5G 、大數據等數字化技術的賦能下,嵐圖打造了全新的數字化工藝設計平臺,實現產品與工藝的協同設計,同時與5G技術融合,建立了從數據收集、生產計劃、生產制造到質量管理、能源管理、設備維護全過程的智能制造。在數字工廠建設方面,嵐圖構建了數字化車間與實體車間相融合的生產數字孿生,通過AVI無線射頻識別,MES系統以及關鍵工序過程可視化和關鍵設備在線監測等技術,實現精益生產,保證產品的0不良率。2023年,嵐圖上榜工信部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此外,我們還參觀了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廠。據介紹,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廠是湖北省2024年第一批省級5G工廠之一,全工序采用3D數字孿生技術進行規劃、設計和建造,智能化覆蓋率高達95%,關鍵設備在線監測率達到100%,能夠滿足消費者“千人千面”的定制化需求。
此外,通過數智化技術的全棧應用,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廠可以做到96種產品配置3分鐘內無縫連接,高效實現“為一人、造一車”的柔性化生產能力。
實數融合,工業轉型新升級
當前,我國“5G+工業互聯網”發展已由起步探索進入高質量發展和規�;瘧玫男码A段,呈現出企業實踐從“單點應用”向“工廠集成”拓展的特點,筆者在參觀筆者在大唐互聯科技(武漢)有限公司、湖北格創東智科技有限公司的過程中也深有體會。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家公司都在工信部公示的“2024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動態評價結果”(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之列。
在格創東智工業運營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朱金童看來,工業互聯網平臺要做到跨行業、跨領域,需突出其通用性功能。格創東智工業互聯網平臺起初應用于華星光電的面板生產領域,結合面板與半導體生產工藝的相似性,平臺逐步向半導體領域拓展應用。目前,格創東智在半導體、新能源等泛半導體行業已累計交付近200余個整廠標桿項目,服務企業數量近3萬家。
在工信部發布的2024年雙跨平臺名單中,國投融合DTiip工業互聯網平臺由去年的第40名躍升至第28名。目前,DTiip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設備連接數、模型數、工業App生態數量均實現顯著增長。DTiip平臺已覆蓋18個行業,特別是在大電子、半導體領域取得了創新突破。平臺已支持超過17個城市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咨詢診斷、數字化轉型、培訓等服務,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和創新發展。
武漢市東湖高新區,被譽為“中國光谷”,匯聚了全球頂尖的光纖光纜研發制造基地、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產業基地、國內領先的光器件研發生產基地以及激光產業基地。在這一高科技產業集聚地,烽火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和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以其卓越表現脫穎而出,成為光通信領域的璀璨明星。
走進烽火光纜數字制造產業園,你會看到烽火通信在行業內率先打造的全球首個全自主研發的5G與F5G“雙千兆”工廠。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通過運用5G網絡的高帶寬、低延遲和廣覆蓋特性,成功打破了工業現場網絡孤島現象,實現了各網絡間的互聯互通。同時,結合物聯網、人工智能、邊緣計算及數字孿生等多項先進技術,項目實現了對設備運行狀態的全面感知、安全生產的可視化監控以及作業流程的高度自動化。
值得一提的是,全場智能物流系統通過整合5個自動化立體倉庫、28臺靈活部署的AGV以及3條全自動質量檢測包裝生產線,成功實現了90%以上的物流轉運自動化。這一變革不僅每天減少了2000多次的人工搬運,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有效降低了安全隱患和員工的勞動強度。
在長飛科技園,參觀光纜5G工廠融合長飛光云工業互聯網平臺,以“雙千兆”網絡作為承載底座,利用5G和千兆光網的超大帶寬、超低時延、先進可靠等特征,助力工業通信網絡迭代升級。同時,應用物聯網、數字孿生、機器視覺、VR/AR、大數據、AI算法等新技術,開展廠區智能物流、機器視覺質檢、虛擬現場和遠程運維、設備協同作業、數字孿生、云監造、云廠驗、云檢測等創新應用,實現工廠智能化、透明化管理,提升企業面向訂單的柔性化生產能力。
在武漢,通過參觀多家企業的5G+工業互聯網技術開發與實踐應用,飛象網深入工廠內部和生產運營一線,親身體驗了數字融合的強大動力。這些鮮活的實例展示了數字化技術在推動工業企業向“智造”轉型、提升運營效率方面的巨大潛力。這一過程不僅加深了我們對數字化賦能工業發展的理解,也極大地增強了對中國高端制造業發展的信心。
下一步,湖北信息通信業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著力加強現代化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大力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努力建成“中部領先、全國一流”的信息通信網絡,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