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簡稱“賽迪研究院”)在北京賽迪大廈成功舉辦“中國平臺經濟綜合指數研究”項目啟動會。該項目由賽迪研究院直屬企業中國電子工業科學技術交流中心承擔主要研究任務。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電子工業科學技術交流中心主任馮鋼、中國電子工業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王慧斌及中國電子工業科學技術交流中心高級顧問劉宇航等人員出席。同時,人民網、新華網等20多家主流媒體也參與了此次活動,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

平臺已成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馮鋼在會上首先介紹了我國平臺經濟的發展情況。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和逆全球化傾向影響下,平臺經濟作為數字時代生產力的新型組織模式,已經崛起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它不僅滲透到個人消費、金融、物流、教育等各個領域,還深刻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消費習慣和社交行為,對推動產業升級、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循環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的演進升級和深化應用以及數據要素市場化建設加速推進,平臺商業模式創新步伐顯著加快,平臺成長周期明顯縮短,平臺企業的數據價值正在逐步顯現。然而,平臺經濟的日益壯大也伴隨著一系列挑戰,如數據安全、隱私保護、市場壟斷等問題。為此,需要政府層面創新監管方式,完善平臺經濟治理體系,企業層面強化社會責任,提升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能力,社會層面加強監督機制,推動平臺經濟的透明化和規范化發展。
實證研究科學評估,指數助力平臺健康發展。王慧斌從工作思路、實施方案、研究方法等方面闡述了“中國平臺經濟綜合指數”研究項目。研究團隊綜合運用理論研究、實證分析、實地調研、文獻研究以及專家研討等多種科學方法,并選取全國30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作為評估對象,從政府和市場兩大層面入手,圍繞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市場主體、要素賦能、生態發展五個維度,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通過科學、合理的指標設置和權重分配,客觀反映我國各地區、各行業平臺經濟發展水平及其變化情況,多維度呈現平臺經濟發展的優勢和特點。
在答記者問環節,馮鋼表示賽迪研究院已開展了一系列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以進一步推進我國平臺經濟的健康發展。一是通過深入分析平臺經濟領域存在的數據壟斷、算法共謀、市場界定模糊等反壟斷難點與挑戰,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二是緊跟平臺經濟發展趨勢,持續開展平臺經濟對產業升級、區域經濟及社會治理影響等研究,為政府和企業決策提供有力支撐。三是聚焦平臺經濟與工業經濟的融合發展,探討數字化轉型和產業鏈現代化路徑,助力新型工業化進程。
馮鋼在發言中也明確表示交流中心聚焦平臺經濟領域,未來將開展一系列重點工作。包括深入細致的調研工作,完善平臺經濟綜合評估指標體系,編制高質量的研究報告,多渠道推廣促進成果的轉化應用等。同時,他透露“中國平臺經濟指數研究報告”將在今年12月中旬正式公布并每年定期更新,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提供平臺經濟規范發展的標準藍本和查閱指南。
啟動會上劉宇航還解釋了此次進行調研的城市和企業的選取標準。在城市選取方面,主要選取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平臺經濟較為活躍的城市作為調研對象。這些城市不僅具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和市場環境,還擁有較多的平臺經濟企業和創新資源。在企業選取方面,主要選取在平臺經濟領域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企業作為調研對象。這些企業不僅在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水平,還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作為國內首次開展的中國平臺經濟發展指數研究,其推出無疑將對我國平臺經濟的穩健前行與高速發展注入強大的智力驅動力與政策導航力。展望未來,賽迪研究院將持續發揮高端智庫作用,深化對平臺經濟新興模式與路徑的探索與研究。交流中心也將以中國平臺經濟綜合指數研究項目為起點,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各界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搭建平臺經濟研究交流平臺,推動平臺經濟領域的資源共享與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