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易歡)10月12日消息,在今天舉辦的“2024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融入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過程引領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引擎。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促進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推動出臺相關政策文件,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大力推動信息通信業與人工智能融合創新與雙向賦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是建設了智能泛在的基礎設施體系,廣泛覆蓋高效暢通的基礎設施,為人工智能在更深層次融合創新夯實堅實的基礎。截止2024年8月底,我國5G移動電話用戶數達到了9.66億,具備千兆網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數達到了2707萬個,蜂窩物聯網絡終端的連接數占比超過了59%,實現了縣縣通千兆、鄉鄉通5G、村村通寬帶,大規模智算中心建設規模化發展。全國在用的算力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了830萬標準計價,算力總規模達到了246EFLOPS,網絡邊緣設備與終端逐步集成AI算力,大力推動AI模型推理應用的廣泛部署,驅動AI集成網絡的性能在不斷的提升。
二是打造了基本完善的完備的技術產業體系。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的規模在不斷的提升,企業數量超過了4500家,一批專精特新的企業茁壯成長,技術創新的能力在不斷的提升,科研論文產出增速達到了25%。應用算法、專用芯片、開源開放的平臺、智能傳感等核心關鍵技術不斷突破,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機器人、無人機等產品創新活力。我國完成備案并上線,能為公眾提供服務的深層次人工智能服務大模型近200個,注冊用戶數超過了6億。今年1~8月,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型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了10.5%,業務結構在不斷的創新優化。
三是形成了智能普惠的融合應用體系。信息通信技術助力人工智能在垂直行業探索更廣闊的應用空間,對千行百業的賦能作用在不斷的彰顯,推進5G+AI+行業融通發展。5G+工業互聯網項目數超過了1.4萬個,建成300家5G工廠的標桿,涌現出5G+AI精準設備控制等智能化的場景,助力企業加速實現提質、降本、增效。人工智能技術在通信網絡的規劃、建設、維護、節能低碳等方面實現了創新應用,加快推動網絡的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