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高靖宇/文)在數字時代,人工智能(AI)如同隱形的魔法,滲透進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智能家居到自動駕駛,從虛擬助手到個性化推薦,人工智能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作為支撐這一變革的核心力量,算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不同場景對算力的需求存在巨大的差異。想象一下,當你在家中使用智能音響時,它能夠快速地理解你的指令并給出準確的回應,這背后離不開高效算力的支撐;在自動駕駛領域,車輛需要處理大量的傳感器數據,并進行實時的路徑規劃和決策,這需要具備高可靠性和實時性的算力支撐;在醫療領域,醫學影像分析和基因測序等應用,離不開大規模和高精度計算的支撐。
可以看到,通用算力的發展趨勢是多元化,多元算力正逐漸成為主流。在此趨勢下,順網科技于近日宣布聚焦垂直行業算力服務的“順網雲”業務正式升級為“順網算力”業務,涵蓋順網算力塔、順網算力市場兩大新產品以及全新的順網智算中心業務。
在“順網算力”業務架構下,算力云業務將構建分布式的消費級GPU集群,服務于渲染、游戲、AR、MR等場景;而全新的智算中心業務則將專注于數據中心級GPU集群,服務于多類型AI應用場景。這兩大算力共同構成了底層多元異構算力池,為上層運用提供強大支撐。
順網科技董事長華勇表示,順網的算力服務將一個行業垂直算力的服務,向多層次、不同場景的算力服務轉型,滿足AI智算時代的需求。
聚焦AI 構建多元算力
2023年以來,隨著AIGC、大模型等新興技術的迅速發展,全新的人工智能 2.0時代正在開啟,而智算中心作為重要的支撐基礎,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艾瑞咨詢發布的《2023年中國智能算力行業發展白皮書》報告顯示,2023年大模型算力需求集中爆發,AI 大模型相關行業占中國智能算力總需求的58.8%,接近60%,是智能算力的最大需求方。
“智算占比的增長正在重塑算力行業的格局,算力服務的發展將在云服務的基礎上,朝著更普惠、更普遍、更標準化的方向演進。”在華勇看來,順網科技是做邊緣基礎出身,優勢和能力在邊緣計算,現在同時布局智算中心,主要因為智算中心是標準化產品,現在我們在做一個非標準化產品,如果非標的產品最終要形成一個算力網的話,必須要往標準化產品去靠,所以順網科技做智算中心的目的是讓現有的散落在民間幾百萬算力能夠標準化,在這個標準化的基礎上,去整合算力。
順網科技CEO樊星博士介紹,順網智算中心將提供算力整體解決方案,并可無縫整合順網“靈悉智能體引擎”及順網的其他AI應用能力。同時,智算中心與算力云業務相結合,可以實現多層次算力協同,并通過“算力塔”智能調度,由“算力市場”一站式交付。
懂AI更懂場景
智算中心怎么為最終客戶提供服務?樊星認為,因為智算中心現階段的常見交付形式是非云化交付,不是遠程訪問了,而是它要適配客戶的模型和應用場景來做相應的部署和使用。
順應這一趨勢,順網算力新一輪迭代具備“三多”優勢:多元異構的算力,能夠做整體的統一管理;多場景調度,可以將一組算力單元提供給不同的應用和不同的客戶。多種形態的交付形式,可以在云邊共用,實現做到良好的應用場景整合。
“網約車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雙邊市場,也就是從供給到需求匹配。順網科技類比網約車的整體邏輯,就是運力從多種供給到多種場景化的需求匹配,構成了我們看到的網約車平臺,包括滴滴、曹操出行等等。”樊星表示,順網也希望構建自己的算力市場,在這里能夠面對多種類型的算力供給,包括順網自建的算力。
在構建智算服務生態的整體架構下,順網科技以算力云、智算中心為算力池支撐底座,以算力塔作為算力調度平臺,通過算力市場進行交易和支付。這一體系不僅為順網在AI APP的五層開發范式提供了充分的賦能和支撐,同時也為電競、企業級、云AR/VR/MR等場景提供強大的算力能力。
“順網科技希望構建起一個智能服務生態,包括相對傳統的領域,算力+渲染+核心應用場景,以及聚焦在AI上的算力場景。”樊星劇透稱,順網科技的智能體引擎以及基于這個智能引擎打造的陪伴應用,還有基于視頻AIGC等領域將持續做相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