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月19日,第二屆“光華杯”應用創新大賽決賽頒獎儀式暨千兆光網大會·全光品質運力分論壇在深圳成功舉辦,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聯合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院中國分院共同主辦。論壇以“全光運力 筑基百業”為主題,邀請我國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科研機構、產業單位等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全光運力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推進光網絡高質量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網絡發展處處長梅杰,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信息基礎設施處處長、一級調研員張文平,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聞庫,中國信通院總工程師敖立等領導為論壇致辭。深圳市龍華區政協副主席、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原副局長王卓民,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院中國分院副院長張立仁等領導出席論壇。中國信通院圍繞“追光計劃”全光運力領航行動,2023年持續推動四方面重點工作并取得積極成效,在本次論壇上聯合產業伙伴共同發布《我國運力指數報告(2023年)》和《OTN行業專線洞察報告》兩項重要成果。三大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科研院所和軟硬件服務提供商等產業各方在會上分享了全光運力的最新創新實踐成果,共議全光運力促進行業數字化轉型方案,賦能產業數字化應用,助力數字中國與網絡強國建設。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網絡發展處處長梅杰 致辭
梅杰充分肯定了本次論壇對推動我國全光網絡發展、促進產業交流合作的重要意義,同時對于持續推動全光運力產業發展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堅持以建促用,持續推進網絡建設,形成云網、算網基礎設施融合發展新格局;二是堅持示范帶動,豐富行業應用場景,為推進產業數字化及新型工業化注入新動能。三是堅持協同推進,構建良好發展生態,打造合作共贏的發展生態。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信息基礎設施處處長、一級調研員 張文平 致辭
張文平表示,深圳市充分貫徹工信部和發改委等主管部門重點工作要求,開展“深圳市極速先鋒城市建設行動計劃”及“深圳市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圍繞總體布局、技術體系及綠色安全發展三大目標,布局7大任務20項具體舉措,切實推動深圳市網絡運力與算力協同高質量發展,為深圳市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能。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理事長聞庫 致辭
聞庫提出,展望全光運力未來技術、標準和產業發展,一是要把握產業應用發展趨勢,持續加強技術創新,支撐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二是要健全產業生態圈,構建統一的行業標準體系,助力我國全光運力產業健康發展;三是要深化國際交流合作,進一步推動國際標準發展,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穩步提升我國光網絡的標準影響力。

中國信通院總工程師敖立 致辭
敖立指出,中國信通院深入推進“追光計劃—全光運力領航行動”四大重點任務,在技術創新推動、行業應用賦能、運力指數評估、產業生態構建方面均取得積極成效,發布了全光運力評估指數2.0,未來將持續加強政府支撐和產業協作,協同構建全光品質運力新生態,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助力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成果發布
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中國信通院、金磚國家未來網絡研究院中國分院、三大基礎電信運營企業、三大光網絡設備制造研發企業等產業合作方代表共同出席“追光計劃-全光運力領航行動”一周年成果發布儀式,見證《我國運力指數報告(2023年)》和《OTN行業專線洞察報告》兩項重磅成果發布,聯合推動全光運力技術創新與產業生態協同發展。

中國信通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所長 張海懿,深圳市龍華區政協副主席、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原副局長 王卓民
中國電信研究院副院長 傅志仁、中國移動研究院基礎網絡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張德朝、中國聯通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王海軍
張海懿對發布的兩項重磅成果進行了詳細解讀,立足算網協同發展背景,介紹了在運力指數評估、行業需求調研、行業應用遴選以及技術創新推動四方面取得的積極成效,面向我國信息通信網絡高質量發展需求,提出包含四大類共11個關鍵指標的運力評估指數體系和我國網絡運力評估結果。開展了三大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在全國28個省41個地市的運力調研,總體評估結果較好。在光纜網和光傳送網指數方面,全國光纜路由及干線傳輸帶寬充足,傳送網系統容量有望持續提升;在IP網指數方面,8大國家算力樞紐節點所在12個省份的互聯網出口帶寬、直連城市帶寬及路由充足;在時延指數方面,8大樞紐節點的10大數據中心集群已在光傳送層和IP層面初步形成向周邊省市的5ms時延圈覆蓋和面向全國28個省41個重點城市的20ms時延圈覆蓋。面向用戶入算、數據中心間互連及AI大模型訓練推理應用帶來的數據搬運需求,提出滿足六大應用需求和具備七大典型特征的OTN品質專線目標網絡架構,期望產業各方深化協作,共同推動全光運力向泛在接入、低時延、大帶寬、高安全、高可靠、任務式調度及算網協同編排七大方向創新發展。
王卓民表示,深圳市政務云建設面對8項挑戰,持續增強7個基礎能力,構建“1+11+N”一體化鯤鵬政務云體系,歷經政務虛擬化、云基礎設施階段、自主可控云底座、數字孿生城市底座四個演進歷程,依托自主創新路線,支撐政務應用持續創新,實現運營運維及云生態應用創新,多方位協同打造高強度安全防護體系,助力深圳市打造國際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和“數字中國”典范。
傅志仁表示,算網中海量數據需高品質運力的支持,全光網為高品質全光運力提供堅實底座。中國電信持續推進“云網融合”發展戰略,提出并踐行全光2.0理念,基于全光網2.0目標網絡架構,通過400G/800G高速大容量傳輸、50G-PON、智慧運營等多種核心技術的持續創新,深度賦能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的數據連接,為高品質運力提供堅實底座。
張德朝表示,中國移動以網強算提出“算力網絡”全新理念,兩年來持續開拓創新,從算網基礎設施構建、業務融合創新、創新技術引領等多方面全力推進算力網絡發展;面向算力網絡對光網絡的新需求,構建基于400G高速互聯的靈活高效的新型全光網技術架構,推進超大帶寬、泛在接入、靈活調度、前沿技術創新,打造算網融合的全光網絡技術創新高地。
王海軍表示,全光底座是新型數字基礎設施的堅實底座,中國聯通已打造全光底座整體布局,實現品質聯家、聯企、聯云、聯算。從城域到省干到國干,光網絡全面進入400G時代,數字孿生、通感一體、內生安全等光網絡內生智能,為算力資源提供高品質連接和智能、開放、安全、可信的超強運力保障,實現光聯萬物,賦能千行百業發展。

鵬程實驗室電路部研究所所長 賀志學、華為光傳送領域總裁 周軍、中興通訊承載產品及MKT方案部部長 梁大鵬、烽火通信首席技術專家 馬俊、亞信科技算力網絡首席科學家 王淑玲、新華三集團交換機產品總監 韋赟
賀志學分享了單模光纖S+C+L波段實驗進展,表示下一代光纖兩大主流路徑為空分復用光纖與空芯光纖,空分復用光纖傳輸系統朝著更大容量、更遠距離發展,多芯光纖應用初露端倪;空芯光纖將突破現行基于石英光纖通信系統固有的極限并帶來革命性架構改變,反諧振空芯光纖可能成為未來10年的顛覆性技術。
周軍表示,高品質運載力將加速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華為打造全光品質運力網絡解決方案,通過400G聯算、100G到站、算網一體調度三大特征,實現骨干網及城域網全面提質,助力打造大帶寬、高可靠、靈活調度的算力互聯網絡,使能算網一體化調度,實現以網強算、算賦百業。
梁大鵬表示,數字與算力時代,高速光網絡成為提升運力的不二選擇。中興通訊面向光網絡持續演進需求打造全場景400G方案,為全產業數字化轉型筑路賦能,使能綠色高性能算網光底座;通過Real 400G全場景演進,賦全光運力新動能。全場景800G展望拉開帷幕,將對不同相干技術及光譜方案進行實驗性驗證,為未來走向商用化鋪路。
馬俊表示,烽火通信依托全光網構筑品質算網,打造確定性運力,通過智慧光網三層三面四特征及六大應用優勢,引領光網絡發展進入新階段;介紹了干線400G的進展與超400G應用挑戰,表示烽火持續創新不斷突破“三超”光纖傳輸極限,應用人工智能、數字孿生、通感一體化等技術提升網絡智能,拓寬光網價值,助力構建高品質全光運力。
王淑玲表示,面向AI 2.0時代,亞信科技打造了通算一體驅動的算力內生網絡解決方案,投資做減法、資源做乘法、能力做加法,具備通算一體虛擬化、算力調度“邊緣化”、算力內生網絡孿生仿真等6項核心技術,賦能行業應用,助力企業數字化。
韋赟表示,算網融合時代,網絡面臨高密算力時代下的海量數據傳輸,以及算力服務體系下動&靜需求矛盾兩大挑戰,新華三基于新型算·網融合解決方案,通過大統一、智感知、智運維、大帶寬四方面特性,打造高效光基礎架構,服務算網融合時代。
本次論壇匯集技術產業各方觀點和實踐分享,期望產業各方以本次論壇為契機,持續推動全光運力技術和應用探索,加快以400G/800G光傳送網(OTN)為代表的全光運力建設,依托運力指數評估持續優化算力網絡質量,構建技術和產業協同發展新生態,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