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計育青/文)5G商用歷經四年,中國5G建設成果斐然。據統計,截至11月末,中國商用部署 的5G基站總數已達328.2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達7.71億戶,物聯網連接規模提升到22.6億,行業專網數達到2萬張,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67個已被5G涵蓋。與此同時,以5G為代表的ICT產業對經濟的撬動比達到了2:9,5G切實地成為了中國數字經濟的關鍵支撐。
在四年的商用探索中,5G現網也出現了很多不足之處。中興通訊副總裁及RAN產品總經理李曉彤在近期接受采訪時表示,主要是對新興應用的支持能力不夠,比如XR、低空安防、車路協同、衛星手機直連等,當前的5G網絡都難以提供充分的支持。“這些問題需要更新的5G-A技術來支撐。”李曉彤說。
新興應用迫切需要5G-A
相對于前期5G技術,5G-A主要在原有的eMBB、mMTC和uRLLC三個方向上有了大幅度增強,被認為是向6G演進的一個重要節點。簡單來說,5G-A將實現千兆連接向萬兆連接的升級、百億連接向千億連接的升級,以及更強的低時延、高可靠性,從而為行業應用提供充分的確定性能力。此外,5G-A還將帶來全新的全域通感、泛在智能和空天地一體三大關鍵能力。基于這些能力,從個人用戶到行業用戶都將有機會體驗到豐富多彩的創新應用。
對于個人用戶來說,5G-A將帶來萬兆連接服務、更多的云業務、更好的交互業務。李曉彤舉例說,中興通訊在上海地鐵4號線車廂中部署了具有萬兆回傳能力的5G-A基站,全車乘客都可以在地鐵里收看高清視頻。在杭州錢塘江上,中興通訊在游輪上部署了5G-A基站,讓原本磕磕絆絆的視頻回傳、直播、掃碼付款等應用變得格外順暢。還有新興的VR游戲、大空間VR劇場等業務,非常受年輕人期待,但現有的設備大而重、使用不便,5G-A的超低時延性能允許VR應用把內容和渲染環節放在云端,讓用戶輕松、無約束地上場體驗。
對于行業用戶而言,前期5G主要解決了普遍接入問題,不過在服務確定性、與一線生產業務融合方面還有所欠缺,5G-A的增強性能則可以讓企業更加放心、靈活地投入關鍵生產流程。比如中興通訊在與武鋼有限打造的“5G全連接工廠”中,部署了5G工控算力底座,提供“端”“邊”“云”“網”“業”相融合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滿足鋼鐵工業控制的極低時延、超低抖動和超高可靠性需求。最終實現整體效益提升19%,減少人力成本23%,降低能耗10%。目前已在國內多個鋼鐵項目中成功復制,是冶金鋼鐵行業、流程制造業數字化升級的重要實踐成果。
此外,5G-A還能為用戶帶來新場景新應用的體驗,比如中興通訊在珠海、重慶推出了車路協同5G-A系統,可以通過路側系統監控前方道路情況,智能識別行人并及時做出避讓。還有飛速發展的無人機,在短程物流運輸方面極具潛力,這項業務同樣可由5G-A來賦能和支撐。
“總的來說,5G-A將為網絡帶來更多、更強的能力,有效提升個人應用和行業應用效率,并且拓展新的應用空間。”李曉彤說,“隨著5G-A的逐步商用,5G必然會迎來二次騰飛。”
全面開啟5G行業應用大門
近年來,工信部、發改委等國家部委一直在推動5G全連接工廠、5G物聯等應用的創新和探索,希望5G與企業生產深度結合。經過ICT產業與行業客戶的努力,目前與5G相關的行業應用創新已經超過9.4萬個。不過總體來說,投入實用的5G應用大部分屬于視頻監控、回傳,移動辦公和機器人巡檢等,確實能為企業帶來價值,但是對企業的觸動并不深。
中興通訊副總裁及系統產品MKT總經理柏鋼認為,主要是網絡能力仍有補足,導致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收益仍然不夠大。比如5G已經做到在99.99%的水平下做到4ms時延,但很多工業控制領域需要更高確定性下的1ms時延。還有面向行業應用的大上行能力,現有5G網絡可以滿足部分行業機器視覺應用的200-300Mbps上行帶寬需求,但有的雙目機器人應用需要1Gbps帶寬,現有5G網絡難以支撐。
柏鋼表示,5G要深度融入行業應用,從技術角度出發,還需要在時延、可靠性、確定性等方面達到更高的標準。因為工業企業不僅僅需要5G的通訊連接能力,還必須能夠支撐各種各樣的一線生產應用,包括感知、工控和基礎算力等。5G-A可以將連接、算力融合為一體,幫助企業減少工控機、服務器等一線附屬設備,同時又具有高標準的確定性,因此可以支撐企業生產環節的應用。當5G行業應用投入實用之后,出于生產安全、數據安全和成本等考慮,工業企業還希望自主管理、運維5G專網,這要求專網系統必須具有低成本、極簡等特點。中興通訊將這種需求總結為低成本、自運維,柏鋼認為這才是企業需要的5G應用解決方案。
“面對行業應用需求,5G-A不僅要更快、更穩定、容量更大,還要綜合考慮確定性、便利性、協議匹配、運維等一系列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賦能行業數字化。”柏鋼說。
勇擔開路先鋒重任
早在5G商用之初,中興通訊就因技術和產品方面的全面優勢而被業界譽為“5G先鋒”,5G-A時代,中興通訊將繼續勇擔開路先鋒的重任。李曉彤告訴記者,中興通訊早在幾年前就開始布局5G-A關鍵技術,多年積累成就了如今在軟硬件各個領域的優勢地位。“中興通訊擁有全系列產品的自研能力,這使得中興通訊的128TR天線、通感基站等5G-A關鍵技術和產品已經非常成熟,而且功耗、算力等方面都有優異表現。”李曉彤說。
與一些同類廠商相比,中興通訊還擁有非常全面的產品線優勢,網絡設備、算力基礎設施、專用終端等等,可以為客戶提供定制的整體解決方案,從而降低部署成本、提供更加優異的整體性能。李曉彤表示,雖然自身擁有豐富的產品線,但中興通訊依然堅持開放共贏的生態合作戰略,期待通過充分競爭、充分合作來促進行業發展。“中興通訊與產業鏈上的芯片、模組、終端、應用開發等伙伴都保持著緊密合作關系,共同豐富場景化解決方案、拓展市場。”李曉彤說。
中興通訊積極推進5G-A的新技術的驗證和實踐,比如通感、RIS、萬兆、128TR中頻等,其中多項技術和功能已經被投入了商用部署,這也是中興通訊用做5G-A開路先鋒的底氣所在。“未來中興通訊將繼續與產業伙伴緊密協作,共同拓展、合作創新,讓中國廠商在5G-A時代繼續引領前進的方向。”李曉彤說。